
這是一部緻敬阿加莎的電影,我之前沒看過阿加莎的作品,所以在電影的一開始,我感受到的是一股莎士比亞的風格……
故事以一個著名懸疑作家的死展開,作家哈蘭死于自己85歲生日宴會當晚,私家偵探布蘭科第二天接到匿名委托協助調查,當布蘭科和哈蘭一家人進行單獨對話的時候,發現整個家族并沒有表面上那麼和諧。
電影裡面有一個近乎處在善良頂端的角色——小護士瑪塔,而布蘭科一開始,就認為瑪塔是這個案件的核心。在整個故事裡,瑪塔有着幽默善良的性格,優秀的職業素養,略有悲慘的身世(母親非法移民),要說她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一說話就會嘔吐這種奇怪的生理特征決定了她不能說謊……然而不幸的是——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她是殺害哈蘭的真正兇手,因為她錯把過量的嗎啡當作治療藥物注射給了哈蘭。當善良的小護士正手足無措的打急救電話時,哈蘭卻執意決定用自殺來幫助小護士掩蓋她無意殺害自己的事實。小護士知道哈蘭為了幫助她而自殺,但她不知道,哈蘭還把所有的遺産都留給了她。所以小護士不僅要按照哈蘭的安排冷靜的想辦法擺脫布蘭科的調查,還需要面對哈蘭一大家子後代的不停追要财産。
小護士沒辦法說謊,所以當哈蘭的大孫子蘭森簡單用計,小護士就将和哈蘭的秘密和盤托出,神奇的是,蘭森說要幫助小護士隐瞞真相并順利繼承财産,小護士壓力太大了,她甚至都沒仔細思考為什麼,就與蘭森結盟……這時候我隐約有猜到蘭森是匿名雇布蘭科來調查哈蘭死亡事件的人,但沒有想到最後結局的大反轉,蘭森其實是企圖殺死哈蘭真正的兇手,是他調換了小護士每天要給哈蘭注射的藥品,并拿走了唯一救命的解藥。而蘭森幫助小護士,并且雇布蘭科來調查的真正原因是他早就知道哈蘭已經把全部财産留給了小護士,所以他要一步一步引導警方,讓小護士落實罪名,這樣小護士的繼承就能作廢。
整部電影的反轉反轉和細節,幾乎都是蘭森和布蘭科看不見的較量,小護士的善良和誠實是他們較量的紐帶,最終布蘭科赢了,他拿到了唯一可以證明小護士清白的藥檢報告——當晚蘭森換了藥,而小護士正好拿錯了藥瓶,所以小護士給哈蘭注射的并非嗎啡而是正常的藥物,最終蘭森因為銷毀證據的時候殺害了管家被捕。小護士洗脫罪名,繼承财産。到這我其實不想仔細想了,小護士莫名其妙被卷入這場風波中,好不容易得到一個好的結局,我是真挺高興的。
但最後小護士看到哈蘭的後代們被趕出房子的時候問布蘭科,我是不是該幫助這家人?布蘭科說:跟随你自己的心。這時候,我恍然大悟。我想,小護士也是。
小護士終究不是哈蘭的親家人,縱使關系再好再喜歡,那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财産都留給小護士,哈蘭當晚沒有被注射嗎啡,所以他的自殺的時候神志清醒,也可以說他的遺産分配,他的自殺,其實都早有安排,他是為了拯救他那幾個如寄生蟲般靠他生存的後代。他愛自己的孩子們,之所以選擇把遺産都留給小護士,就是想利用小護士的善良,他知道這樣做,不僅可以教育他的後代,善良的小護士也不可能真的繼承所有财産不管他們。
影片最後,還有個細節,小護士拿着哈蘭的杯子面無表情的俯瞰着哈蘭的後代們,而杯子上面寫着:my house.my rules.my coffee. 不知道哈蘭是不是失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