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一部小衆的國産電影——《淡藍琥珀》。
本片上映于2018年,改編自廈門作家須一瓜的中篇小說《二百四個月的一生》。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這是須一瓜繼《烈日灼心》後(原著《太陽黑子》),再次與大銀幕結緣。
須一瓜的小說有種淡淡的憂傷和不确定的美,又兼具懸念性和故事性。
由她作品改編而來的電影,可以稱為“懸疑文藝電影”。

女主荷潔原是幼兒園老師,她與丈夫阿峰,阿峰的母親還有一條叫小白的狗同住。
一家日子雖然清貧,卻也平淡幸福。

一天晚上,丈夫阿峰遛狗遭遇交通意外,不幸身亡。
肇事者是一對開着奔馳車的夫婦。

最終雙方達成和解,肇事者賠償荷潔三十萬元。

荷潔一直很難從阿峰離去的陰影中走出來,也因此丢掉了幼兒園的工作。
大家勸她,有了這筆錢,就不要幹活了,好好休息休息。
但荷潔還是找了份保姆的工作。

雇主一家算是個中産家庭,長時間的接觸導緻荷潔的價值觀漸漸發生了改變。
她開始覺得,有時候錢真的“不值錢”。

阿峰的母親傷心過度,再加上對賠償金不滿,跳樓自殺。
小白同樣遇到交通意外,被車撞死。


荷潔失去了一切,她不由得開始計算:
這筆三十萬的賠償金,到底值不值?
阿峰死的時候是32歲零320天,也就是總共活了12000天。
這就意味着阿峰活一天隻值25塊錢。


在如今,25塊能幹什麼呢?買四斤大米,一斤排骨,半斤櫻桃?
按荷潔的算法,這樣确實太少了點。

後來,在一次車輛的刮擦事件中,荷潔得知被刮的奔馳車噴一次漆就要4500元。
加上阿峰也是被奔馳車給撞死的,荷潔換算了一下,4500÷25=180。
這車刮一下就等于阿峰180天的命,這人命比車還不值錢。


得知肇事者的年薪遠超三十萬後,荷潔打電話給肇事者妻子。
沒想到對方卻認為她是敲詐。


荷潔心裡覺得委屈,覺得不公平,她必須找點什麼其他的東西補回來。
于是,她想辦法溜進了肇事者的小區,偷偷刮他的奔馳車。


每刮一次肇事者就要多花4500元。
那麼,是不是就相當于阿峰多活了180天呢?


可是不管荷潔再怎樣報複,阿峰、婆婆、小白都活不過來了。
她隻能每晚拿着望遠鏡,觀察着肇事者一家的生活。
他們越幸福,荷潔心裡就越難受。

終于有一天,發生了件讓荷潔痛快的事:肇事者家遭賊了。
她拿着望遠鏡看了整個過程,沒有選擇報警。

警察趕到,荷潔得知肇事者家裡損失了上百萬的珠寶,她又算了筆賬。

一百萬,按阿峰一天25塊計算,可以活多久?
那是将近110年啊!

荷潔本來覺得暗喜。
可當得知竊賊把肇事者的老母親殺害的時候,她心裡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對于一個癱瘓在床的老人來說,她的命值不值一百萬呢?
荷潔這才發覺,原來這道題是不能這樣算的。


人活一天,到底值多少錢?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
這根本沒有衡量标準,或者說根本不應該拿“錢”來當衡量标準。
就像老師對參觀科技館的小朋友說的:
一枚琥珀值二十萬,裡面的小螞蟻隻生活了10天,你說它活一天值多少錢?
兩萬,五萬,八萬.......根本不懂計算的小朋友亂說答案,可愛。


她在不斷追究阿峰活一天究竟值多少錢時,過得非常不快樂。
因為,活好當下的每一刻才是最有價值的。

最終荷潔的心釋然了。她在睡夢中回到與阿峰最愛呆的屋頂:
阿峰、婆婆、兒子(以小白的形象出現)、雇主一家、肇事司機一家都在。
在暖紅色的燈光中,大家坐在一起,吃飯、喝酒、笑着,一切顯得是那麼的美好。


這樣的結尾,為影片的壓抑陰郁帶來一點溫暖的色彩。
雖然它最終隻是一場夢,但讓人找到了情緒釋放的出口。


如果生命最終能凝結成一枚美麗的琥珀,那就該心滿意足。
又何必計較它的長短與多少呢——
“如果你不糾纏過去,回憶将非常美麗。”


影片打分
導演:7
劇情:7
畫面:8
演員:7
音效:6
總分:7.0
歡迎點贊、評論、分享,更多精彩陸續有來。
也可以來我的公衆号【人生電影公司】找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