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了10多天,要不要寫這個主題。

遲遲沒有下筆,是擔心自己有所誤讀。

雖說觀影是件很私人的事情,但一部影片的好壞還是有一個基本的标準。

身邊的朋友說看完這部影片哭成了狗,網上更是一片叫好聲。是我自己的問題嗎?

又看了兩遍這部片子,還是忍不住想吐槽一下。


...

9.0分是什麼概念

我不是認為何以為家不好,而是認為它沒有普遍評價的那麼好。

我認為這是一部8.0分的電影。

有8.0分就已經算好電影了,我寫影評的選片标準之一,就是在我心裡這部影片要夠8.0分。

但是何以為家的豆瓣評分已經高達9.0分。

豆瓣9.0分的電影是什麼概念呢?比如怦然心動、摔跤吧!爸爸、當幸福來敲門、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聞香識女人等等。

從整體來說,何以為家比得過哪一部呢?

連那麼經典的美國往事,一流的導演、一流的演員和一流的配樂,都隻有9.1分。

我知道很多人看何以為家看哭了,但讓人落淚并不是優秀影片的充分條件。

一部影片讓人哭的原因有很多,可能因為題材,也可能因為導演的煽情,或者故事本身很感人。

看何以為家哭成狗的觀衆大概分兩種。

一種是淚點低,心腸特别軟。看到那麼悲慘的生活就忍不住掉眼淚,不管看過多少次類似的苦難還是不能免疫。

另一種是看過的這類報道比較少,在電影上看到有沖擊感,瞬間就被感動了。


搖晃的鏡頭

我看完這部影片幾乎沒什麼感覺,除了覺得小男孩贊恩實在太有天賦、太可愛。

不是我冷血,而是影片所有的内容完全沒有超出我之前的認知。

關于世界貧民窟的報道和叙利亞難民的報道簡直鋪天蓋地,他們是什麼樣的生活狀态,他們有什麼樣的悲慘人生,在看影片之前我都清楚。

影片在内容上沒有提供任何新鮮的東西。

...

在技術上也同樣有問題。

導演說這基本是部半記錄片,除了她自己演的律師,沒有專業演員,都是本色出演。

但畢竟這實際上是部電影,裡面不應該有太多搖晃的鏡頭。

特别是贊恩追他被帶走的妹妹那段,據說是小男孩自己臨時發揮的,所以攝影師跟着跑,拍得很搖晃。

如果是記錄片,這會帶來真實感,但如果是電影,這是技術上的不足。


莫名其妙的爆發

在講故事的手法上同樣有些問題。

本來小男孩起訴父母,因為父母生了他,這是個很吸引人的情節。但影片似乎隻用它作了一個噱頭,小贊恩和父母的矛盾僅僅作為開頭引出故事。

故事中間講得很精彩,小贊恩和嬰兒約納斯太出彩了。

...

在影片的後半段,導演應該是計劃讓矛盾爆發,在法庭上精彩碰撞,從而有一個戲劇的小高潮。

但贊恩母親那段演講般的情感爆發鋪墊得不夠,前面似乎沒有什麼鏡頭表現母親哪怕有一點點母愛的掙紮。

不管是讓兒子賣苦力給家裡掙錢,還是把女兒早早地賣掉為家裡換錢,母親都是麻木的。

她會去監獄看兒子,還會給贊恩帶吃的,這本來是可以表現更多的情感的。

像嬰兒約納斯的母親,每個觀衆都能感受到她有多愛自己的兒子。

但對于贊恩的母親,影片中更多表現的是麻木、無知和狠心。所以贊恩才恨她。

即使贊恩最終實在沒有辦法,不得不賣了約納斯,他還是沒有理解自己的母親。

贊恩賣了約納斯的痛苦和難過,他的母親在整部影片中表現過嗎?

這樣一個母親,居然在法庭對律師喊:“要是殺人放火能讓孩子們活下去,我早就幹了。他們都是我的孩子,輪不到别人指責我,那是我的身上掉下來的肉。聽到了嗎?”

抱歉,我實在感受不到她的呐喊。雖然演員這一段的表現很好。

...

因為這條情感線沒有處理好,所以開頭贊恩起訴父母的矛盾沒有很好地激發出來,顯得張力不夠。


模糊的背景

在思想上,影片似乎隻想表達表面的東西,不觸及到任何背後的問題。

影片中,贊恩應該是黎巴嫩人,住在貝魯特南部的貧民窟。

1990年黎巴嫩内戰結束之後,雖然又經曆了一些沖突,但經濟整體上來說走向了良性發展,去年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和中國差不多,并不貧窮。貧富差距是大,但肯定不如美國的大。

黎巴嫩是一個多種宗教共存的地方,是中東最西化最自由的國家,女性地位也并不低。

影片中也提到,貧民窟的孩子有受教育的途徑,不僅免費學校還發東西。

那麼,贊恩的處境隻是因為他父母的愚昧和自私嗎?這是個例還是普遍現象?

贊恩家為什麼所有人都沒有身份證明?是自己不去辦還是國家不給辦?

...

造成贊恩們這樣貧窮苦難生活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是難民的沖擊?是以黎沖突的影響?是曆史的遺留?是制度的問題?是政策的原因?

導演好像想講很多問題,卻沒有一樣深入地講明白。

影片中用一兩句話或者一兩個鏡頭就能交待的背景,完全沒有涉及。

或許有人會說,為什麼一定要在社會制度上深入,導演隻想講一個人的人生片段,同樣是個好故事。

問題是,如果單從贊恩個人人生片段的角度來看,影片的表現同樣不夠深入。

贊恩是一個聰慧有天賦的孩子,所以他才不會像其他人那樣麻木地活着。那麼小且沒有受過教育的他已經會思考甚至反思自己的生活。

但是影片并沒有過多着眼贊恩的成長和他的與衆不同,而是把他放在社會背景下,展現他的生活。顯然導演更想表現的是社會問題。

卻隻給了我們模糊的社會背景。


那燦爛的一笑

既然這部影片從内容的豐富度,到技術和表現手法的成熟度,再到思想的深度,都有些問題,為什麼我還會覺得它是一部值8.0分的好片子?

整體來說,導演的故事講得是不錯的,所以會有很多人被感動。

而且導演并沒有刻意用陰暗壓抑的畫面表達他們的苦難,整部影片色調都偏明亮,這種冷靜客觀講述的感覺更能打動人。

導演費了很多心思,完全不用專業演員,裡面是真實的人生,真實的苦難,真實的監獄,所以有真實的沖擊力。

更重要的一點是,導演找到了贊恩,這個極具天賦的小男孩,實在太有靈氣,太有悟性,外表還那麼好看可愛。

贊恩給影片增色了很多。

特别是影片的最後,聽到給他拍的是護照照片,贊恩慢慢綻開了一個笑容,像太陽逐漸穿過雲層,突然間光芒萬丈。

...

爛番茄給何以為家評的新鮮度是89%,差不多相當于豆瓣的7.9分。

就影片本身來說,這是一個更合理的分數。

但因為贊恩這一笑,我覺得分數可以再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