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影片我看了三遍了,每一遍看都有遞進性的新感受,最直接的就是發現自己越來越欣賞這部片子。第一次看的時候我本着這片立意不錯很客氣地給了四星,其實内心毫無波瀾,甚至更多感覺到這片作為校慶片的局限性和套路性,食之無味;第二次學校放的時候我中途打瞌睡了,但是通篇下來有些場景會讓我有點打到,有了些片面的感悟;第三次才是我真真正正認真讀并且讀懂這部片子,好多地方讓我淚目,看完以後那種酣暢淋漓,是真的非常喜悅和觸動!
突然想到一句歌詞“世界本該是你醒來的模樣”,我覺得真的很符合這片子想告訴我們最重要的點,就像劇裡的那句台詞“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在我看來,這些真心真摯真實都可以概括為“赤子之心”,而這本來就是我們與生俱來就有的,反倒是後來我們盲目或是違背初心地“忙碌着”,就像劇裡所說“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漸漸地蒙蔽了這顆本心。反觀片子裡面四個主要人物,他們都用一種很巧妙的方式互相連接,但是無一不在用他們的一生向我們傳達着相同的點——真心之可貴。吳嶺瀾在不斷自我懷疑和糾結後決定放棄當時流行并且明顯處于優勢的“實科”,讀了真正所愛“文科”,并且不斷為此奔赴;沈光耀成為飛行員、抗日救災的夢想一開始會背上很多枷鎖,并且這些顧慮和阻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可是後來在他堅持自己放下一切挂礙的時候,他的母親也願意全力支持他奔赴自己最向往的事情,他那智慧的母親也說出最初的顧慮也并不是單純想要控制兒子,更多是“怕他還沒想好怎麼過好這一生就死了”,本質還是希望兒子能夠清晰自己真正所愛再去奔赴,多一份理智和克制;陳鵬願意用一顆真心一輩子守護着王敏佳,願意用沒有邊際的愛來托起她,如此純情而堅定;張果果卷入職場鬥争,跟四胞胎又因為産品發生糾纏,與良知的鬥争中,他有點無所适從,最後終于堅定自己所要,出來單幹,作為補償不計得失地去資助四胞胎,無畏而善良。
包括片中的一些配角。王敏佳的救贖和新生班主任妻子的毀滅、李想的悔悟,都也讓我們看到——真心的力量真的是無比強大的,它能夠托起一個生命甚至更多,它才是人生唯一的上揚的方向,如果背離隻會走向毀滅和無盡懊惱悔恨。
世界本該是你醒來的模樣,本來就是一切都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