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與島(2022)的劇情介紹
故事背景發生在一個被廢棄的遊樂場裡,在那裡,超自然現象與心靈感應形成了平行實相。有一天,一群外地的藝術家來到此處生活……
靈與島(2022)的影評
很久沒給片子打一星了
在影視寒冬之中,面對再有一個同行将視線抛向城郊,抛向廢墟,我們理應尊重甚至鼓掌,但是面對這樣一部以記錄之名行問鬼之事的長片,我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哭,該問向導演還得制片,資方好啊選片人,亦或是整個藝術市場的環境。整個片子以車行起筆,以 ...
在影視寒冬之中,面對再有一個同行将視線抛向城郊,抛向廢墟,我們理應尊重甚至鼓掌,但是面對這樣一部以記錄之名行問鬼之事的長片,我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哭,該問向導演還得制片,資方好啊選片人,亦或是整個藝術市場的環境。整個片子以車行起筆,以 ...
如何在影像中召喚出純粹幽靈?或幽靈的真身應當依托于何種介質而凸顯?這是所有獨立導演都應當思索的議題。能看出導演在全片中采用了諸多方式嘗試使幽靈現身,語言、聲音、裝置藝術、造型、新媒介、時間與空間均作為某種招靈手段,包含在“召喚幽靈”的這一影像儀式中,仿佛像一場完整、沉悶而嚴肅的原始祭祀。但适得其反的是,随着影像質地愈發躁動、失衡與狂躁,真正的幽靈反而消隐在影像深處。事實上,影像的靈化形态隻有在其最為舒展之時才能生成,也隻有當影像開始真正的輕盈、肆意與飄散時,來自影像深處的幽靈才會顯影而出。去看看阿彼察邦的《湄公酒店》,根本無需任何繁複而深奧的形式手法,隻需要一縷清風、一點環境音或一絲異動,就能撩撥出無盡的幽靈與鬼魂。
《鵝城捉鬼記》
A-/80|中國随處可見的廢棄主題樂園仿佛巨大的散發着腐臭的屍體橫列在都市之中,無法視而不見卻又不能直視其翻白的眼瞳,既是被消費主義和城市化不斷翻新又抛棄的城市記憶,也是邊緣人物自我流放的歸屬地。非常有趣,導演還那麼年輕處女作就進哥本哈根真是讓人嫉妒,但感覺他隻是覺得這個地點有趣,并沒有想太多其他的象征意義,有的時候這樣反而更好。#2022CPH:DOX#
導演可以去嘗試拍劇情片,比如恐怖片這個類型,片中設計的僞紀錄部分挺像那麼回事的,很有創意。
這個歸類讓我非常疑惑,這是紀錄片?導演執着地想把真紀錄片拍成鬼片,那幹嘛不直接拍個僞紀錄劇情片呢。一片廢棄的樂園,導演時而想拍出現實的荒蕪感、廢棄感,時而想拍先鋒村裡的古怪藝術家們,時而又帶着強烈的主觀引導性去設計(導演給自己署名編劇了)、探訪,想整出個鬼片,素材整合還不夠好。如果你的提問隻是“哎XX當年死小孩那事兒是怎麼回事來着?”,讓被拍攝對象再複述一遍你已經聽過的故事,那這種引導顯得不太聰明,或者沒必要把你自己剪進去;要剪進去,就幹脆更私人影像、更vlog一點。掌鏡跟别人聊天時一刻不停地嗯嗯啊啊應和,都錄進去了,也是個很不好的習慣。當然,這種模糊體裁的嘗試、把紀實畫面拍出實驗片效果,還有利用手機電腦錄屏畫面、一些音效設計來營造靈異感,還算有點新意。(重申一遍,我不認同這叫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