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都市(2022)的劇情介紹
9月13日晚,講述深圳自然故事的系列紀錄片《野性都市》在央視紀錄頻道CCTV9全國首播。紀錄片由《灣區庇護所》《海島食堂》《郊野秀場》三集組成,講述發生在都市方舟中的物種故事,探索現代都市裡人與自然、人與其他生命可以構建的新型共生關系。
《野性都市》拍攝曆時5年,以不到20人的團隊拍攝了深圳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和自然環境樣貌。從深圳灣、伶仃島到郊野公園,紀錄片的鏡頭涵蓋了海島、海灣和山林等不同地形地貌的景象,能夠在一線中心城市拍攝到如此全面的自然景色,實屬不易。
談起拍攝經曆,南一方感慨很深。“我們團隊從2015年就開始關注深圳自然生态。有一次在坪山區馬巒山公園,我們遇到了香港瘰螈,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它,竟然會出現在人類活動較頻繁的地區,我們不禁感歎,當城市自然生态環境向好時,野生動物不再需要躲進深山,也能在人類觸達範圍内生存。”他說。
近年來,深圳生态建設成就顯著,綠水青山畫卷鋪展開來,藍色海洋深邃動人。據了解,每年來深圳越冬的候鳥種類多達189種,包括鹭、鷗、鹬、鴨等,其中20多種屬于國際、國内重點保護珍稀品種,黑臉琵鹭更是市民眼中的“團寵”。《野性都市》紀錄片制作人郭倩說,在山裡拍攝時,經常不經意地發現美景,或者仔細一看眼前的池塘,就有數百隻紅蜻蜓在飛,既治愈又充滿自然野趣。
本次紀錄片出品單位包括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綜合海洋執法支隊、廣東内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制作團隊跟随各部門專業人員和自然專家的腳步,記錄了深圳各區域的典型動植物資源,在光影之間記錄山海連城。
山海有情,城市亦有情。南一方提到,紀錄片的命名起源于制作團隊的共識,他們将“都市”的高樓林立和“野性”的自然環境兩種元素組合起來,可以更好地诠釋深圳的生态建設理念。“我想對觀衆說,作為與這座城市朝夕相處的居民,我們可以更加關心自己生活的家園都市,走近、了解和保護這裡的自然資源、一草一木。”他說。
《野性都市》拍攝曆時5年,以不到20人的團隊拍攝了深圳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和自然環境樣貌。從深圳灣、伶仃島到郊野公園,紀錄片的鏡頭涵蓋了海島、海灣和山林等不同地形地貌的景象,能夠在一線中心城市拍攝到如此全面的自然景色,實屬不易。
談起拍攝經曆,南一方感慨很深。“我們團隊從2015年就開始關注深圳自然生态。有一次在坪山區馬巒山公園,我們遇到了香港瘰螈,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它,竟然會出現在人類活動較頻繁的地區,我們不禁感歎,當城市自然生态環境向好時,野生動物不再需要躲進深山,也能在人類觸達範圍内生存。”他說。
近年來,深圳生态建設成就顯著,綠水青山畫卷鋪展開來,藍色海洋深邃動人。據了解,每年來深圳越冬的候鳥種類多達189種,包括鹭、鷗、鹬、鴨等,其中20多種屬于國際、國内重點保護珍稀品種,黑臉琵鹭更是市民眼中的“團寵”。《野性都市》紀錄片制作人郭倩說,在山裡拍攝時,經常不經意地發現美景,或者仔細一看眼前的池塘,就有數百隻紅蜻蜓在飛,既治愈又充滿自然野趣。
本次紀錄片出品單位包括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綜合海洋執法支隊、廣東内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制作團隊跟随各部門專業人員和自然專家的腳步,記錄了深圳各區域的典型動植物資源,在光影之間記錄山海連城。
山海有情,城市亦有情。南一方提到,紀錄片的命名起源于制作團隊的共識,他們将“都市”的高樓林立和“野性”的自然環境兩種元素組合起來,可以更好地诠釋深圳的生态建設理念。“我想對觀衆說,作為與這座城市朝夕相處的居民,我們可以更加關心自己生活的家園都市,走近、了解和保護這裡的自然資源、一草一木。”他說。
野性都市(2022)的影評
拍得很美,解說詞優美(還富含哲理),極度舒适!
第一集、深圳灣“26條河彙聚而成的深圳灣,無時無刻不在上演着吃與被吃的營養傳遞。 如果說24小時是人類活動的依據,那麼潮汐漲退就是海灣生物的鬧鐘。”解說詞大概是這樣說滴。秋末冬初從北方跨越上千裡來深圳灣過冬的候鳥群第二集、内伶仃島“ ...
親切!
山海之城,活力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