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DuFu:China’sGreatestPoet(2020)的劇情介紹
曆史學家邁克爾·伍德探尋杜甫的足迹,伊恩·麥克萊恩爵士朗讀英文版的杜甫詩歌。
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DuFu:China’sGreatestPoet(2020)的影評
主持人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提到的一些參考書
1,59分鐘怎麼夠,怎麼可能講清楚杜甫的偉大?但有誠意,多加一星,主持人中學時喜歡上杜甫是因為葛瑞漢(Angus Graham,1919-1991)譯本《晚唐詩》Poems of the Late Tang(1965),書裡譯了杜甫 ...
The most valuable beauty is unique, that’s why it can not be translated ideally
well this is a so much interesting and exciting topic for me, cause there is no doubt in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 ...
“全國上下團結的關頭上,杜甫不上前線也就罷了,天天矯情、冷抖哭、定體問。三吏三别給粟特人遞了多少刀?反抗安史集團的戰役中湧現出那麼多英雄他看不見,天天盯着大唐的黑暗面,用小概率事件抹黑整體,為了名垂文學史,良心都不要了。”
設想一下我們怎麼拍一個莎士比亞的紀錄片,就能發現這個片子跟着杜甫一生的足迹走訪了一遍,已經算是不錯了。
這種人有什麼好宣傳的,碰到叛軍不敢反抗,隻會一味逃跑
還寫三吏三别 詠懷五百字 兵車行等等歪詩,吃大唐的飯,砸大唐的鍋,給反唐勢力遞刀子
難怪“百年歌自苦 未見有知音”,說明當時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
——轉D版網友treotreo
因為片中采訪了宇文所安,我下意識認為會用他的英譯本。聽到《贈李白》中“李侯金閨彥”翻譯成“ star of the golden gate”,又推翻了這個想法,因為對宇文所安譯文用“golden chambers”還是有印象的。留心聽會發現片中的杜詩英譯以意譯為主,不太注重傳達用字、修辭、雙關多義的效果,比如“悲管逐清瑟”就隻譯成“with finest music”,“無使蛟龍得”對應river god。一些用以類比和解釋的西方參照系:安史之亂 as deadly as WWI;李杜風格差異如酒神與日神;杜甫是最“關心糧食和蔬菜”的詩人;長沙如二戰時卡薩布蘭卡;杜甫的憂國憂民與弗洛伊德關于哀傷的理論;對永恒的天地與時光的關注如Pink Floyd。三峽風景與杜詩與Set The Controls For The Heart Of The Sun的音樂交錯,這個瞬間還挺觸動的。
出鏡的大學教授用中文,杜甫草堂的老年人用英文
城市街景 仿古建築 資料影片 漢服雅集 無不醜得觸目驚心 我們什麼都隻剩假的了 隻能到杜甫那裡去尋一尋真的
感想就是:哦,我的老夥計,讀詩真的得讀原文,翻譯得再好也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