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走廊ShockCorridor(1963)的劇情介紹
為了獲得普利策獎,一名記者謊稱自己患有精神疾病,而進入了瘋人院,以此來調查一個謀殺犯。但當他逐漸接近那名兇手時,瘋狂也亦步亦趨地慢慢侵襲到他的頭腦......
這部描寫瘋人院中離奇案件的影片充斥着塞缪爾.富勒銳利的憤怒色彩,令人不寒而栗
這部描寫瘋人院中離奇案件的影片充斥着塞缪爾.富勒銳利的憤怒色彩,令人不寒而栗
恐怖走廊ShockCorridor(1963)的影評
心理、精神、醫學——裝精神病入院案例
【3.5星】1、一個記者想要獲得普利策獎,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假裝精神病進入了一個精神病院,他從接觸與某殺人案件相關的精神病人中套話問得了殺害斯隆的真正兇手——負責藥浴的男護士,但是最後,記者男主也真瘋了。2、整體來說還比較有趣,劇情 ...
三個病人,分别隐喻着朝鮮戰争、種族歧視和冷戰威脅,象征主義的手法與彩色畫面的插入均增強了其批判性,可過于明顯的指向性使三個段落之間的聯系與流暢感打了折扣。富勒的叙事與古典叙事有着顯著的區别,不講求封閉性與嚴謹性,而是為了制造抓人眼球的高光賣點而忽略上述規律,典型的記者背景所造就的
富勒這個導演,有一絕對不會說二,不論是電影的内容還是手法都非常直接犀利不留一點餘地。記者出身的他為了揭露二戰的黑幕毅然奔赴戰場,這不就和本片主角一模一樣嗎
“這走廊是一條通往普利策獎的魔力高速路。”……影片十天就拍完。好友約翰福特探班時好奇,“薩米,為什麼在這麼寒酸的地方拍?”“我的故事不适合大的地方。”富勒回道,“它是不正常的。”……此片在聖巴蒂安電影節上赢得了特别人道主義獎。富勒拒絕領獎,“這不是該死的人道主義電影,這是火爆動作劇情劇,把你們的獎頒給英格瑪伯格曼!”
B級片C級立意D級編排手法
片頭用光影的布置和走廊的景深營造出幽閉的不平衡感,瘋人院就是一個高度象征化的美國,三個證人恰是三個社會頑疾的代表,暴雨的幻想則是崩潰似的爆發;富勒把精神分裂拍的直刺人心,黑白與彩色的比對很絕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