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兮(2020)的劇情介紹
老方年近七十,混迹于紐約華人區三十年。在台灣時曾是潛力無限的新銳導演,來紐約後是嘗盡人間疾苦的孤寡老人。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老方決定重拍三十年前自己在台灣的獲獎作品。一群年輕的電影留學生無償加入劇組,幫助老方重溫那份念念不忘的電影初心。
獎項
20205thNewEra青年電影季主競賽單元-評委會特别提及獎
202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入圍
2020AsianFilmFestival,LosAngelesHollywoodOfficialSelection
2020ChineseAmericanFilmFestivalOfficialSelection
2020PhiladelphiaAsianAmericanFilmFestivalOfficialSelection
202020thKansas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OfficialSelection
2020DCChineseFilmFestivalSpecialScreening
2020第十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最佳新人獎
2021BBCReel'sLongShotsFilmFestivalOfficialSelection
2021"草灰蛇線"英國布裡斯托中國獨立紀錄片展
2021第四屆中國民族志紀錄片學術雙年展入圍
2021第五屆西湖青年紀錄片論壇入圍
榮譽
廣州圖書館永久館藏
中國國家圖書館永久館藏
中國民族博物館永久館
獎項
20205thNewEra青年電影季主競賽單元-評委會特别提及獎
202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入圍
2020AsianFilmFestival,LosAngelesHollywoodOfficialSelection
2020ChineseAmericanFilmFestivalOfficialSelection
2020PhiladelphiaAsianAmericanFilmFestivalOfficialSelection
202020thKansas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OfficialSelection
2020DCChineseFilmFestivalSpecialScreening
2020第十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最佳新人獎
2021BBCReel'sLongShotsFilmFestivalOfficialSelection
2021"草灰蛇線"英國布裡斯托中國獨立紀錄片展
2021第四屆中國民族志紀錄片學術雙年展入圍
2021第五屆西湖青年紀錄片論壇入圍
榮譽
廣州圖書館永久館藏
中國國家圖書館永久館藏
中國民族博物館永久館
歸去來兮(2020)的影評
一個在片場不停吃藥和呼呼大睡的導演,和一個導演組有6人、而攝影+燈光組總共隻有1人的奇葩劇組……這些華僑,在紐約法拉盛,準備拍一部實驗電影。一個年近70,曾和李安一樣在台灣拿過獎,如今卻在紐約籍籍無名的老頭,和一個導演和總制片最初是 ...
重拍《緘》就是一個騙局,目的是為了這個紀錄片,“壞”字都寫在每一個人的臉上,包括鏡頭後面的兩個導演。
其實前面蠻有意思(記錄對象本人相當有趣),但後面主觀情緒太強,鏡頭仿佛在拍猴戲,很不舒服。方sir為什麼不回杜可風郵件不給台灣資料館打電話難道不應該是真正深挖的點嗎,反而被當做笑話一樣講出來。不是說紀錄片一定要帶着悲天憫人或者敬畏之心去拍,但導演甚至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情緒讓人感覺不到真誠。
“和李安同輩”的電影人方sir用略顯荒誕的方式抵禦虛無、衰老、失敗這一切身處異國來勢洶洶的東西,于人生末途有一群年輕人陪着哄着完成春秋大夢,說不清是幸運抑或無奈。方sir早年拍的紀錄短片《歸去來兮》映照出自身經曆的影子,這部拍方sir的《歸去來兮》亦包含導演的自知和自嘲。“電影這東西,你永遠不知道是因為沒才華而沒成功,還是因為沒機會,還是兩者都是。”每一位電影人都會被戳中的故事,卻不知我們到方sir的年紀還能不能有他的樂天知命。
其實是做夢,到底也做夢了,誰都會有遺憾。
漂洋過海遠渡美國追尋電影夢,起點跟李安杜可風一樣,最後卻有各自迥然不同的命運,你說不清這是機遇問題還是天賦,或許這是常态,到了晚年拄着拐杖顫顫巍巍仍舊堅守内心執念,執行團隊是一幫青年人,很多無效的溝通,導緻最後影片真正的導演是那個副導演,老人可能更需要的是陪伴吧,這可能比電影更重要。在那個狹小的華人聚居空間内,每天有吃不完的藥,精神也無依無靠,這比沒有拍電影更讓人心酸。【19TH・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