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藝人ΟΘίασος(1975)的劇情介紹
流浪藝人ΟΘίασος(1975)的影評
《流浪藝人》 ——動蕩的世界,不安的心 9.5分
導演選擇流浪藝人視角,表明了他的客觀态度。十幾年的流浪演出生活,流浪藝人戰戰兢兢地見證了希臘這段苦難的曆史。導演手法相當精妙。所有最慘烈的事件和場景,借用當事人的口述給打上了馬塞克。以四兩撥千斤,巧妙地保持了影片冷峻隐忍的基調。每次 ...
導演選擇流浪藝人視角,表明了他的客觀态度。十幾年的流浪演出生活,流浪藝人戰戰兢兢地見證了希臘這段苦難的曆史。導演手法相當精妙。所有最慘烈的事件和場景,借用當事人的口述給打上了馬塞克。以四兩撥千斤,巧妙地保持了影片冷峻隐忍的基調。每次 ...
近四小時的片子隻有130個鏡頭,除了一個最短的5秒鏡頭外都是20秒-9分鐘的長鏡頭!啧啧。人物多時間亂背景雜,第一遍太難看懂!讀了網友整理的分鏡頭腳本才大概明白。很多場景采用在同一空間内時間穿梭的形式來叙事,調度和拍攝很厲害,尤其是廣場集會一場720°長鏡頭戲簡直是神來之筆。亞克森伯雷!//20220815北京電影節資料館二刷。9年後,終于在大銀幕看了最愛的安哲作品。影片以流浪藝人劇團颠沛流離的劇變反映1939-1952年的希臘曆史,即法西斯德國占領期與内戰時期。安哲劇團衆生角色的性格并無描寫,而是将他們設定為親納粹、親英軍、親左翼等不同政治傾向,濃縮且代表了戰争時期平民的政治立場,并穿插打破第四堵牆直面觀衆講個體記憶。以1952年起并在同一空間内倒叙叙事,時而閃回1952并以1939年收尾。跨越曆史叙事的長鏡頭依舊迷人。
轉街過巷就如滑過浪潮。他們緩緩走着.曆史逐一呈現.怎麼也演不完的舞台劇.曆史是打斷演出的背景.終于有次演完.英軍甚至與演員交換帽子交換場地那英人卻死在曆史槍下.一次演出期間兩名演員被槍殺.觀衆掌聲不斷.台上一片死寂.有一幕演員成了觀衆.街道倒成了對戰雙方的舞台.這片子讓我脈搏和心髒都陣痛. 2022.8.15 大銀幕。這麼長的電影,毫無悶場,同時又直擊人心。
近代史三部曲其二。影片以流浪劇團巡演為背景,通過閃回講述了希臘1939年梅達薩克斯将軍專制統治到1952年到帕帕戈斯右派将軍上台的曆史。1.每一回演出《牧羊少女戈爾芙》都因各種政治事件的發生而中斷(法西斯入侵/内戰/反右翼運動),導演通過流浪藝人在希臘各地的演出,以他們的見聞反映希臘曆史上最艱難的歲月,在有如史詩般凝重的心靈沖滌下表達于家國民族的悲憫與沉痛。2.室外深焦長鏡頭/廣場中心固定機位/街道360度橫搖/畫外音補叙/單場景下時空跳躍/舞會歌曲結合曆史事件切換。3.畫面明淨清冷,人物關系對接神話傳說。4.母親呢喃夢呓;強暴刑迫;宴會黨派對峙;海灘婚禮,兒子帶走餐布的無限孤獨。5.緬懷安哲,你的革命已然結束,當濃霧遠離希臘,草原停止哭泣,就讓我說聲再見。(9.5/10)
安哲羅普洛斯成名作,大概也是最晦澀難懂的作品。片長考驗耐性不說,人物龐雜又全是遠景中景,加上随意穿越的詩意叙事,看得昏昏欲睡,相當自虐。故事借用古希臘悲劇,講述希臘現代戰亂與獨裁血淚史。形式上:長鏡頭上承楊索和德萊葉,對畫外空間的利用啟自安東尼奧尼,單鏡頭内變換時間借鑒溝口健二(8.0/10)
我承認他的片子看多了就不震撼了
這片我看了兩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