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囊括了多項大獎提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因逢《阿甘正傳》铩羽而歸,但在衆人心目中,這部影片無疑是無冕之王。影片講述主人公安迪在肖申克監獄為了追求自由的人性與監獄中的各種人物進行鬥争,最終重獲自由的故事,展現了人性的救贖之路。

肖申克監獄充斥着野蠻、冷漠、肮髒和令人絕望的恐懼。獄警漠視生命,在安迪入獄的第一天就将一名罪犯毆打緻死。随着影片環境的描寫更加深入,這個監獄更多的不堪暴露在衆人面前:“三姐妹花”對安迪的暴行、囚犯之間的相互性侵犯、典獄長的僞善……這些足以證明在這裡沒有人性的光輝,隻有冰冷的圍牆。

在肖申克監獄裡,囚犯們冷漠而絕望,他們日複一日地生活在這個巨大的牢籠,甚至已經習慣了這座監獄的日常,放他們出去反而不知所措,他們被“制度化”,就像瑞德說的:“最初你們會厭惡它,後來你們就會慢慢習慣它,最後甚至離不開它。”令人印象深刻的監獄圖書管理員老布魯斯獲得假釋後,因為被“制度化”而無法接受新的世界,在牆上刻下“老布魯斯到此一遊”後就上吊自殺了。這是一個可憐的人物,他在監獄呆了一輩子,老無所依,甚至被假釋後還想要通過再次犯罪回到監獄;瑞德被假釋後,他因習慣了四十年上廁所打報告,不打報告甚至一滴尿也尿不出來。這就是“制度化”的可怕之處,它蠶食了人的精神。

安迪是肖申克監獄的偉人。他用聰明才智和勇敢無畏,讓瑞德等獄友在修完屋頂後喝上了啤酒;他堅持六年每周一封信,打動了州委員會,辦起了監獄中的圖書館;他幫助獄警避稅;他指導湯米等獄友考上好的學校……肖申克監獄因為安迪而重獲生機。就像影片中瑞德所說的那樣“有的鳥兒即使被關在籠子裡,它的每一片羽毛也閃耀着光芒,它們是關不住的。”安迪就是這樣的一隻鳥,肖申克監獄無法磨滅他的光芒,無法摧殘他的意志,更無法剝奪他的希望。這就是帶給肖申克監獄人性光輝的安迪,喚醒了麻木的囚犯們内心對于這個世界的最後一點深情。

影片中塑造了一個典型的反派人物典獄長。他貪婪腐敗,洗黑錢,視囚犯的生命如草芥,表面卻裝的和善。他可以利用安迪幫他洗錢,殘忍殺害知道證明安迪無罪線索的湯米……他最終因被安迪在存款上做的手腳導緻洗錢敗露而自殺。

安迪在黑暗污濁的監獄堅守着他的希望,終于他憑借一把小小的錘子,打通了一條連接自由的路。當他穿過狹小逼仄的下水道,邊嘔吐邊向前爬長達五個足球場長度的路程,最終從管道中沖出,張開雙臂,迎着暴雨時,他真正的自由了。如他所說,希望是件好事,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失。

因為“希望”,湯米學有所成,瑞德能夠與安迪在太平洋小島重逢并開始人生的新旅程。希望和自由永遠無法分離,堅守希望才能終歸自由。

《肖申克的救贖》以瑞德的視角來觀察這個世界,更加理智和平靜,即使安迪是肖申克監獄真正的偉人,影片也沒有泛濫的英雄主義色彩,瑞德僅是以朋友的口吻描述着一切,有利于凸顯安迪的人物形象,讓觀衆對安迪有更加具體的判斷,對安迪的命運也更加感同身受。影片色彩大部分是單調陰暗的,氣氛壓抑。

到後來,随着故事向喜劇性結尾發展,影片色彩變的明快亮麗,在暗示主人公命運的同時也讓觀衆心情豁然開朗。堅守希望就是黑暗中對于人性最大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