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惡在裂縫往下滲透,我們擡頭透過它看到了心靈的光。


...
電影封面

    這部電影于我也是一種緣分。我曾經從一篇評價裡得知這部電影的女主G小姐是病嬌。我知道這個詞,卻從未真正領會過這個詞的含義。通過這部影片,我明白了。

    影片以一群青少年女子在一所紀律嚴明且位置隐蔽的女生寄宿學校生活為背景,講述了G小姐與她帶領的女子遊泳隊的故事。說到這裡,大家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和《摔跤吧!爸爸》一樣的勵志電影。正如子夫的文章标題“人性之惡從裂縫裡穿過,光也顯現在裂縫之中”一般,這是關于一群人在封閉空間堕落和醒悟的故事。

...
影片開頭


...
G小姐

    G小姐身材姣好,有着天使一般的外表,她内心不安分,勇于追尋欲望。她用謊言為自己編織了一段證明她出生高貴且遊曆過各國的履曆,受到了遊泳隊隊員的崇拜。而戴作為遊泳隊隊長受到了G小姐的青睐,她更加崇拜G小姐(後文皆簡寫為G)并對G的言語和意願都言聽計從,她所做的一切隻是為了讓G順心、開心。

...

    戴在班裡享受優待,人際關系處得也好,也算是一個大姐大。但是貴族菲亞瑪(後文簡寫為菲)的出現讓戴的地位受到了威脅和挑戰,戴對菲的态度出現了冷漠、嫉妒、嘲弄、接受、同歡、擔憂到“憎恨”的幾個轉變,而她也多次對菲實施了“校園暴力”,間接造成了菲的死亡。

...

    同時,擁有貴族氣質的菲腹有詩書,跟随父親遊曆過各國,還有一身好“武藝”,她的出現也讓G的謊言漏洞百出。G經曆驚慌、尴尬、疑慮、難受、痛苦到病态的心理變化後服從了欲望和罪惡的驅使,撕下天使面具,終于走下“神壇”。

...
遊泳

    有人說這是朦胧的百合三角戀的故事,我不這樣認為。

    電影中讓我感到不那麼壓抑緊張的片段有兩個。第一個是半夜G帶着學生出去遊泳的片段。盡管這時候戴對菲還是心存芥蒂,但在遊泳隊整個隊一起暢遊的這種氛圍裡,她也并沒有感覺到十分不快。畢竟,G隻是對菲感興趣,并沒有撼動戴在隊員心中的位置。影片中朦胧的燈光與隊員們如魚得水的遊泳交相表現在一起,給人一種藍色憂郁的夢幻之感。

    第二個片段則是菲融入遊泳隊後與隊員們進行的一場狂歡派對。在派對中,既有小女生之間的悄悄密語,也有作為青少年女子對于歡樂的一種探索和享受。她們頭戴花圈,身着裙子,用美美的妝容點綴自己的青春容顔,她們的無線活力和歡樂也與這所“與世隔絕”的沒有情味的學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電影截圖

    有趣的是,第二個片段前後有兩個轉折點。第一個是夜晚時刻戴向菲敞開心扉表示這裡的所有學生都想回家的事實,讓菲融入集體不要特立獨行。結果,第二天菲就把自己的香水作為禮物送給了戴,她們終于不是互相傷害的“死對頭”了。第二個則是狂歡之後,菲醉倒在地,G來到宿舍将其帶走并對其進行了不正當行為。這一幕被戴給看到了。


...
G小姐

    G走下神壇,對菲進行了不正當的占有活動,奈何菲醒後不願意接受這樣的行為并表示要将真相說出撕掉G的虛僞面目。G得知後,明知戴很關心她,便利用戴的衷心和關心,對菲實施了又一輪“校園暴力”。和戴一夥的人都在打、追逐菲,最終菲在她們一行人的責怪和暴力行為下呼吸不暢,被G冷冷地痛心地耗死了。菲的死讓戴看到了G的虛僞和無情,也讓她明白了自己一直衷心崇拜、一直下苦心維護的G老師原來隻是自己的完美臆想,戴認清現實後對隊員說明了菲的死亡真相并解下紅繩表示和G決裂,并下定決心偷偷離開了學校去看看更大的世界。而G也離開了學校不知還能去哪裡。


...
戴迫使菲離開學校的截圖

    到這裡,有人不經歎惋,菲似乎無緣無故地就死了。她的死是G堕落的極緻表現,也是讓戴看清現實追尋光的一個轉折點。影片在某種程度上也講述了青少年的成長問題,這也是青少年時期女子住宿的一個縮影。如何處理老師與學生的關系?如何讓學生避免因為“争寵”而引起的不良行為?影片最後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那些隊員都覺得自己追逐菲隻是跟着起哄、玩耍,覺得很開心、刺激、快樂,直到菲出現了病理反應她們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良行為。而G原本可以救菲的,菲的救命稻草就在旁邊,但是G沒有給她,任由惡魔奪走了她的生命。

    G的愛具有毀滅性,同時也是無情的。她的占有僅僅是一種欲望驅使,而沒有心理和情感上的呵護。得不到的東西,就讓她毀滅。這一點讓我想起林黛玉,她對寶玉的愛就是毀滅性的。或許,我這一次初識病嬌,味道太過重口。

      隻可惜要美好的女孩的生命為代價,這不也是讓人深思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