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狼圖騰》是作家姜戎創作的一部以狼為叙述主體的小說,講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内蒙古草原插隊時與草原狼、遊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1971年起腹稿,于内蒙古錫盟東烏珠2004年4月出版。該書在中國出版後,被譯為30種語言,在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發行。

截至2014年4月,在中國再版150多次,正版發行近500萬冊,連續6年蟬聯文學圖書暢銷榜的前十名,獲得各種獎項幾十餘種。海内外報刊和網絡新媒體對《狼圖騰》的研究論文和論著有上千篇、種。
各位看官,就憑小說《狼圖騰》獲得如此好的反響,确定是一部好作品。
可是,一看和小說《狼圖騰》的同名電影,直呼坑爹,歎息,一副好牌被打爛了,外來和尚念歪了經。

看了影片《狼圖騰》,第一感覺是記流水賬,這件事講一點,那件事講一點,蜻蜓點水,拼湊成片,無論是故事還是情感都沒有一條貫穿始終的主線,顯得非常破碎和膚淺。可能是這位老外,貪心不足蛇吞象,想把小說中所有内容都塞進去,結果成了小猴掰玉米,捏捏這個,拿拿那個。落得丢了西瓜,撒了芝麻。
更令我懵逼的是,影片前半小時,遵循小說的情節,我還算心領神會,但半個小時就程咬金耍大斧,猛砍開了。坐在我身邊的五六位觀衆,也是一臉驚駭,好像小孩突然不見了娘,吓得直哆嗦。

想想,這老外畢竟執導過《兵臨城下》、《虎兄虎弟》、《情人》等史詩級電影,可能殺豬捅屁股,各有各的殺法。
可是,後邊我算是掉進冰窟窿裡,算是出不來啦!支離破碎的情節,反複重複的畫面,讓我感一大山桌珍海味裡撲進倆屎殼郎。
演員也是三天不打,上方揭瓦,表演得很糟糕。馮紹峰的動作生硬,簡直是軍隊做操,除了動作,還是動作,沒有眼神,表情,就差一句台詞,導演,我不行了,你斃了我吧。

還有,窦骁,就像個活道具,影片中跟個棍一樣,直挺挺的,沒有一絲張力,存在感很低,且對情節推進毫無用處。
特别是最大的看點,狼,也是在電影中吐吐舌頭,上蹿下跳,根本沒有特寫鏡頭,最重要的是缺少兇猛,簡直就是,我喝了一杯白開水,又尿了出去。成吉思汗佩服的,狼的團隊協作,這一它們無往不勝的法寶,在随後對狼群的所有攻擊和逃跑都沒能體現這一習性,在最能展現團隊作戰的群狼攻擊馬隊的那場戲,也弄得徒有皮毛,不見精骨。

事實上整個片子從音樂到鏡頭到台詞,都是一個腔調,缺少靈動變化,就如擁抱了七年的夫妻,一看就是那個柳葉眉,一看就是那個櫻桃小口,導演,能不能來個虎虎生威的劍眉,能不能送個性感大嘴。
強忍着餓得肚子咕咕叫,看看到底什麼結局。

好不容易,影片結束了,一陣叮咚後,二十多人沒走,我以為觀衆還沉浸在餘音繞梁的韻味裡,推推他們,說,演完了,他們猛然瞪大眼睛,擦擦口水,怒吼,啥,演玩了,演的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