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

必須承認,作為《煎餅俠》的黑粉(電影,不是大鵬本人),本觀衆是沒有帶任何正面的心理預設走進電影院的。

如果說我來看吉祥如意有什麼目的,那我最大的目的就是想知道一個拍出過(我心中)經典喜劇爛片的導演,突然能憑一部短片提名金爵獎,收獲無數好評,是憑什麼?

當然,在昨天,坐在電影銀幕前的我找到了答案。

1.

由于在電影開場時遲到了幾分鐘,我曾經一度搞不清楚故事主題和形式。

因為太真實了,毫無痕迹的演員表演,極其具有說服力和成熟架構的故事背景設置,讓我的思緒一度跳脫出故事之外,而忍不住想問坐在身旁的朋友這是不是紀錄片。

因為那種對顆粒粗糙的生活還原到纖毫畢現的現實感,太少見太少見。

2.

而比起還原家鄉生活的現實質地對普羅大衆産生的共情和哭點,我最大的感受倒是叙述的奇妙。

比如,形式。

找一個女演員代替現實存在的人物走進與其相關的真實生活關系網,讓我們借由她的人生主線,來窺視一段因過年回家的契機➕老人去世的引子,而剝開一個中國家族上下幾十年脈絡連接和沖突的故事。

這種不分真情假戲的形式讓情節的走向充滿了不可控的好奇感。

比如,視角。

這部電影的“分鏡”太多。

這部戲中戲的電影,看起來外的主線是麗麗回家見親人。

但實際上内的主線,是陳述了大鵬拍電影的初衷:他對割裂成另一個世界的親緣感到疏離的不理解。

3.

我一點也不覺得這部電影講的是回家看看,家族的羁絆。

它講的,是中國高速發展幾十年的時代背景下,每一個面對工作所處的城市和家鄉在巨大的發展差異下分化成兩個世界的青年,在自我歸屬感上,對待承載了童年記憶,濃厚的親緣關系,卻又落後陌生的家鄉,想觸碰又不敢,熟悉又陌生的心情。

十年不敢回家的麗麗,覺得在老家的自己和北京的自己是兩個人的大鵬。

她兩的心情,才是這部電影真正之所以會拍出來的原因。

不要因為覺得不重要就遺忘,不要因為樹的根消失了,就完全失去了對上一代的好奇心。

不要害怕擁抱我們陌生又熟悉的家鄉,那是承載了我們連接的親人,一旦連接離開後就難以複返的來處。

#十點觀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