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太像一個人在孤獨地傾訴了。

夜色沉沉,窗外下起傾盆大雨,城市的燈火在雨中顯得淚眼朦胧。

你一個人躲在房間裡,無處可去。不想開燈,那會把孤獨羞恥地暴露到明晃晃的空氣裡。

黑着房間,挺好,可以敞開心扉,自己和自己對話。

你不用擔心聽衆言不由衷的敷衍,也不用擔心聽衆無法理解你要表達的意思,因為你的聽衆就是你自己。

——對,就是這樣的傾訴。

本片由鄢潑導演,梅婷主演,豆瓣評分7.2。

其實在我心裡,至少可以打到8分以上,裡面俯拾即是的情感金句、安靜的鏡頭語言、舒緩的配樂,無一不熨帖到我的心窩裡去,非常适合一個人的時候看。就像有人喜歡吃辛辣,有人喜歡吃清淡,口味清淡的人肯定認為川菜不好吃,無辣不歡的人卻認為川菜是人間美味一樣,對這部影片,喜歡的人會非常喜歡,不喜歡的人自然不喜歡。

在我大學時,有一回興沖沖租了王家衛的《東邪西毒》到宿舍裡看,結果沒看到一半,舍友都走光了,隻剩我一個人看得津津有味。那個時候我就醒悟了,好電影,隻有在符合自己口味時,才是好電影。

我想,每個經曆過孤獨的人,都會喜歡上《阿司匹林》的。

故事的開始是在機場。      和火車站、輪渡碼頭、汽車站等所有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樞紐一樣,這裡是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集中起來展示的地方,有人相聚,有人分離,每時每刻都在發生。這些場所,就如同小說裡的段落,故事到這裡必然要緩一口氣,然後另起一行。

電影裡,文靜就是在機場裡,和她的愛人小白分别了。從物理意義上來說,她們的愛情故事其實已經結束了。

但在文靜的心裡,這段感情還要很久很久才會真的結束。

李宗盛在歌裡唱道:“愛戀不過是一場高燒,思念是緊跟着的好不了的咳”。

現在高燒已退,但咳嗽要到影片結束才會勉強消失。


她在等待。


于是,觀衆跟着導演的鏡頭,以文靜的主觀視角,陪文靜一起陷入這場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孤獨之旅。

文靜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一一呈現在畫面和旁白裡。

恍惚間,我就是文靜,文靜就是我。

所謂“等待”,恰如沈從文在《邊城》的結尾所說的,“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實在是個模棱兩可的概率問題。

愛情結束了,但生活還在延續,還在苟延殘喘着。

日子就像一節連着一節的火車,轟轟隆隆又悄無聲息地往前行駛,不會因為有人從你的這趟列車裡下了車而停止。

短暫的停歇後,還要開往下一站,以及下一站的下一站。

可是思念的種子一旦埋下,它會自己想辦法生根發芽,生命力頑強到近乎頑劣。

一首歌,一包煙,一個電影情節,一絲氣味,一個身影,一個陌生的來電,總會拐彎抹角地想到他,不由自主。

可又能怎樣呢?

終究還是一個人踽踽走過夜色裡的長街,一個人随着音響裡傳來的音樂獨自起舞,一個人抱着馬桶掏心掏肺地醉酒嘔吐,一個人在房間裡默默發呆,一個人看一場電影。

鏡頭多次将文靜置于暗沉沉的狹窄逼仄的空間裡,隻有在文靜回憶起小白時,陽光才鋪張了起來。

這便是文靜内心世界的外化表現,也是電影這門藝術特有的鏡頭語言。

文靜的孤獨就像屋外的大雨,鋪天蓋地。她沒辦法讓雨立刻停下來,隻能找地方躲雨,然後慢慢等雨過天晴。

工作,是最好的躲雨的地方。話說工作這東西,真的是個理直氣壯的好借口,可以把很多人生中的難題解釋過去,或者搪塞過去。

工作之外,參加喧嚣熱鬧的飯局,把孤獨擠到角落裡。但飯局的熱鬧,是一種特别膚淺的熱鬧,是衆人合力用許許多多毫無意義的語言堆積起來的熱鬧,并不能真正安慰人心。

再就是約三五好友K歌狂歡,但是沒什麼用,嘴裡唱的和心裡想的,隔了八千裡路雲和月的距離。

阿司匹林這個藥品太過日常,你我都熟悉,在影片裡,既有緩解感情和生活疼痛,以及退去愛戀高燒的象征性意義,也有回歸藥品本質的實指,文靜的最後一段感情便是肇始于一片阿司匹林。

文靜喜歡看電影,在自白中引用了一段法國導演呂克貝松的話:“電影不是濟世靈藥,隻是一片阿司匹林”。

電影當然不是濟世靈藥,但時間是。随着時間一天天過去,想念竟不知不覺變成了想起。文靜以為自己終會淡忘的,隻是以為而已。

故事的結尾還是在機場。     

這次不是為了告别,而是為了相聚,去赴那個由一片阿司匹林而結識的李文卿的邀約。機場的廣播裡傳來航班延誤的消息……

文靜和李文卿之間,談不上愛情,愛情應該是電,是光,但他們之間頂多是瓦數不高但不耽誤照明的燈泡。

李文卿對文靜表白:“我真的很适合你”。

對,僅僅是“适合”。

但,似乎也足夠了。


在下定決心赴約之前,文靜有一小段獨白,這段獨白應該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可供選擇的答案永遠是這麼少,而且這麼不能稱心如意,我對自己說,這是世界上大多數人的命運。你隻能在一個可遇的範圍内,選擇一條看起來還湊合的出路。”

航班另一頭的李文卿,對文靜而言,隻是一片阿司匹林。

即便兩人終成眷屬,文靜大概依然是孤獨的吧。

可也别無選擇了。

我們很多人都經過失戀的階段,也經曆過文靜那樣種種孤獨的時刻,相信裡面的很多情節都會令你感同身受。

最後,有的人終于嫁給了愛情,有的人嫁給了合适,還有的人依然在等待,在追尋。


親愛的朋友,無論你選擇的是何種結局,我都衷心希望在你心裡沒有後悔。

全片沒有戲劇化的沖突,沒有曲折的劇情,都是在文靜大段大段近乎呓語的自白裡完成的。

這實在太像我們大部分人的愛情故事,靜水流深,哪有那麼多跌宕起伏蕩氣回腸出人意表呢?

而且世界上的愛情故事,實在大同小異,隻有人的内心,是一張錯綜複雜的地圖,值得好好探究。

關于愛情,電影沒有給出任何解藥,也沒有開出任何藥方,隻是給了我們一片阿司匹林,在某個下雨的夜晚,緩解一下我們因回憶而起的心疼與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