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見過那條灰色的“對方已撤回一條消息”,而不由自主吐槽微信的撤回功能,想知道他發了什麼。
你又是否是那個在深夜裡敲下無數個字,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按下了發送鍵,卻又在那兩分鐘内撤回了的人,怕他看見,怕他沒看見,怕他假裝沒看見。
也許在這些撤回的故事裡,你也能看見自己曾經的影子。

一個叫晴的女孩,因為工作上的問題被老闆劈頭蓋地地罵了一頓。我因為擔心她,在晚上時私聊了她,“老闆這個人比較心直口快,别往心裡去,早點休息。”
正當我洗漱完畢後準備睡覺時,手機上的屏幕亮了起來,内容卻突然得讓我有些不知所措。
“其實,比起這個,你能不能教教我,父母吵架鬧離婚,想讓我休學,我應該怎麼辦?”
我盯着屏幕發愣了幾秒,伸出手打算敲下文字,想給予她哪怕隻是一點點的溫暖。
那條消息卻被立馬撤回了,發來的卻是:“沒事哈哈,我睡一覺就好了,晚安。”看着她那句違心的話,我思考了很久,選擇尊重她的選擇,假裝沒有看到。
也許成年人的世界就是這樣吧,學會了把一切調成靜音,默不作聲地接受這些不安。
我知道每個人都會有沖動的時刻,想把那些積攢了好久的話說出來。
而夜晚正是這樣一個時刻,它總能在四下無人,萬籁俱寂的時分,溫柔而又隐秘地接受人一切情緒的爆發,将人包裹其中。

但無論我們再怎麼熟練于撫平情緒的痕迹,也還是會有不小心露出的時刻。
那些在深夜裡看到的朋友圈,每一條都是夜深人靜時情緒的發酵,但在第二天早上卻消失的無影無蹤,恍若真的不存在一般。
那些被删除的朋友圈,那些被撤回的消息,那些在那一刻真真實實的感受,都被我們那已經養成偷偷撫平自己情緒的習慣給抹去了。
也許撤回才是那份情緒最恰當的歸屬,而假裝沒看到,才是最好的回應吧。

晴讓我想到了我高中的舍友,那次留宿,隻有我和她。
夜晚也許适合用來想念和多愁善感吧,她說每當在夜晚時,她的思念情緒更容易泛狂,她會打開話框退出打開又退出不知道重複了多久,隻知道手指已經麻木到隻是機械式的重複動作,打好了的字又删掉,卻始終沒有勇氣說出那句“我喜歡你”。
直到有一天她不小心發出,她說那時侯她着急到快把手機摔壞了,立馬撤回,從那之後她連打在話框的勇氣都沒有了。
過了很久,喜歡了很多年的男孩子,在朋友圈公開了他和女朋友的照片時。那天晚上的她不知道怎麼了,任憑自己的情緒發酵,如果我早點告白,勇敢地往前一步,說出自己的心裡話,一切會不會就不一樣了。
她就這樣敲打着好長好長的一段話,長到足以喚醒每一個曾經有過暗戀的人。
她在内心做了很長的鬥争,終于發了出去,卻還是在兩分鐘内撤回了這條消息。
那些都是她想說的話,可在一股的情緒後,在理性拉回了感性之後,她意識到自己不應該,不應該在别人有了女朋友還說這些話,而這些話也根本改變不了什麼。
她說,那些撤回的消息,曾是她一個人的獨角戲,但如今也已經落幕了。
那晚她和我說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夠輕描淡寫說出過往,仿佛沒喜歡過那個初中的少年。

其實我曾經也有過“撤回”經曆。某一天情緒極其失落的時候。
不知道向誰傾訴,絕望襲湧而上。最後在喜歡的公衆号後台傾訴了自己的心事,也是那個時候才知道在公衆号是不能撤回的,可是當我發現我把它當成樹洞,說了出去,内心釋懷了不少。
從那以後,我就有了一個不需要撤回的樹洞。
而我也在期待自己有一天,能遇到一個在說内心話的時候,不需要撤回的人。
公衆号:是一棵白楊樹啊
期待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