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SanMao第一次寫影評,準确的來說應該不叫影評,觀後感更加合适,SanMao還沒有寫影評那麼高的層次,這樣說顯得比較高大上一點。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馬特達蒙主演的電影——《心靈捕手》。
影片首映于1997年12月2日,是一部心理學題材的劇情片,獲得1998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主演馬特·達蒙和羅賓·威廉姆斯因為這部電影分别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演員獎和最佳男配角獎。

電影講述了一個自我封閉,隻會用疏遠和暴力來掩蓋自己内心的天才少年威爾,在麻省理工大學做清潔工時解開了數學系教授寫在教室外面黑闆上的兩道數學難題,引發了一系列事情,最後在外界的幫助下敞開自己心扉的故事。
說是天才,影片中有兩處明顯展示了威爾的高智商。
第一處是,威爾用了很短的時間解出了教授藍勃寫在教室外面黑闆上的一道數學難題,偷偷的寫在了黑闆上。
全系的人都在找這個數學天才,從始至終都沒有人能夠想到解出問題的居然是一個清潔工。
尋人無果,教授在黑闆上寫下了第二道題,這道題做為菲爾德獎(數學界中的諾貝爾獎)得主的教授都花了兩年時間來解答。

結果,威爾花了一晚上的時間就輕輕松松解出來了,簡直是把教授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另外一處就是在哈佛酒吧(哈佛大學旁邊的酒吧),威爾的損友查克在假裝哈佛大學曆史系學生撩妹的時候,被真正的曆史系學生(逼哥)識破。
正當逼哥高談闊論炫耀自己的知識的時候,威爾挺身而出,直接給逼哥一頓炮轟,指出你的這些觀點都是剽竊書上的内容,除了死記硬背,根本沒有自己的觀點,甚至準确的說出了逼哥這些話是從那一本書,哪一頁上面看到的。

裡面有一句話我印象深刻:
你可悲的是,五十年後,你才會意識到生命中隻有兩件事是确定的,第一,别隻會打高空(唱高調)。第二,你花一萬五所受的教育,我一塊五就能在圖書館得到。
不得不說,這種看着自以為是的人被打臉的感覺真的很爽。

也是在這裡,威爾引起了女主,哈佛女生史凱蘭的注意,得到了她的電話号碼。
威爾除了這些散發在外的魅力,也存在很多性格上的缺陷。
威爾是個典型的問題少年:
電影裡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來,當他在拿到史凱蘭電話後,他隔着酒吧臨街玻璃,對逼哥進行了示威炫耀。

在棒球場遇到幼稚園欺負過自己的同學的時候,叫上自己的損友,把他按在地上一頓暴揍,打得鮮血橫流,面目全非,甚至對趕到的警察也大打出手。
在被藍勃教授誤以為是在黑闆上破壞的時候,他先說了一聲sorry,當教授呵斥他,讓他站住的時,他一句fuck給教授回敬了過去。
威爾有很強的報複心理和攻擊性,但這也不是與生俱來的,他沒有父母,小時候換過很多寄宿家庭,遭受了很多虐待,緻使他從小就壓抑自己的内心,對人充滿了敵意,當這種壓抑得不到宣洩的時候,便隻能通過暴力的方式宣洩出去,并借此來武裝自己。

因為打了警察,他在法庭上,法官列舉他的一項項罪名也佐證了這一點。
93年6月:故意傷害
93年2月:偷車
95年1月:扮成警察,偷竊,傷害,拘捕
他以自我辯護駁回了上述所有的起訴,但這次,他沒有再能逃脫,被送入了少年看護管理所。
教授藍勃因為看中他的數學天賦,不想他的天賦被浪費,選擇保釋他。前提條件是威爾必須每周和他碰面,并且要接受心理治療。
在教授提出看心理醫生的時候,他露出了你在開國際玩笑式的笑容,雖然表示反對,可是為了出獄,他也隻能接受了這個條件。
雖然他有很強的天賦,但是他自始自終是自卑的,他不想要人窺探到自己的内心,他害怕别人對他的歧視,害怕别人會看不起他,所以他用暴力和言語攻擊把自己武裝到了牙齒。
所以在接受心理治療的時候,他把教授找來的所有醫生都戲弄了一遍。
電影真正的高潮是從尚恩出場開始的,電影很多的經典台詞也出現在這一部分。
威爾KO了所有教授找來的心理醫生,迫于無奈,教授找到了他大學時的室友,著名的心理學教授尚恩。

尚恩一出場,你就能感覺出來,他是一個長得就非常睿智的老頭。
出場時尚恩談的話題就很值得尋味,前幾次看的時候,我以為隻是一個簡單的人物引入,他談的是信任的話題——信任是展開心理治療的基礎。
反觀之前,對威爾治療失敗的醫生,為什麼失敗,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得到威爾的信任。要麼是一味的漏出看似和善的笑容,以為這樣就能博取威爾的信任,要麼就是上來就給威爾催眠,想讓威爾在催眠的時候敞開心扉。
尚恩和威爾一共進行了七次正式會面。
第一次會面他們之間就發生了很強烈的碰撞。
其中最強烈的沖突莫過于尚恩畫的那一幅水彩畫。

在狹小的房間裡,威爾抓住了尚恩的痛點,像反擊之前的心理醫生一樣,成功的激怒了尚恩。

尚恩沖上前,抓住威爾的脖子吼道:“你要是再對我的太太言語不敬,我會宰了你,我發誓,我真的會弄死你!”
這一點也出乎我的意料,我沒有想到尚恩會像威爾一樣用暴力去反擊他所受到的傷害,我相信也出乎威爾的意料。
尚恩不像之前的醫生一樣,以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和技巧,對威爾展開分析,然後用一種高位者的态度對威爾展開治療,面對做為低位者的威爾的冒犯,既不想打破自己做為高位者的姿态對威爾出手,對超出自己掌握範圍内的問題,也沒有其他的方法來解決,隻能落荒而逃。

這顯得尚恩更加的真實和強大,也讓威爾感到受挫,自己屢試不爽的辦法竟然失效了。面前的這個人,他和自己一樣,觸及到内心的痛楚,他也會用來反擊,而不是灰溜溜的走掉。
這涉及心理學的一個道理:咨詢師和來訪者之間是需要先經曆戰争的,如果你沒有陪伴我的能力和實力,無法面對我的攻擊和挑釁,那你就無法獲得我的認同,咨詢也就進行不下去。
其實一直到影片最後,尚恩和威爾他們之間一直是在相互療傷,尚恩自從妻子去世過後,傷疤一直存在,也封閉了自己的内心,他也是病人。這也是威爾後面能夠慢慢接受尚恩的原因,他明白尚恩和自己也是一樣的人,他們之間的會面不像是治療,更像是互相交談。

這一次威爾離開時沒有像之前一樣嘲弄與不屑,他仔細的打量了尚恩,從這個時候開始,威爾看待尚恩已經不同了。
電影最精彩的莫過于第二次談話。
威爾進門的第一句話是:“又是你?”
尚恩沒有理他,拿上外套,叫威爾和他一起來,把他帶到來公園的湖邊。
沒有理威爾的再次挑釁,尚恩說出了下面這段話:
“你隻是個孩子,你根本不曉得你在說什麽。”
“問藝術,你可能會提出藝術書籍中的粗淺論調,有關米開朗基羅,你知道很多,他的滿腔政治熱情,與教皇的關系,還有他們的性傾向,他的作品,對吧?但是你不知道西斯汀教堂的氣味。你從沒站在那兒觀賞美麗的天花闆?我看過。”

“如果我問關于女人的事情,你八成會說出關于個人偏好的謬論,你可能上過幾次床,但你卻說不出在女人身邊醒來的那種幸福的滋味。你是個很倔的孩子。“
........
“問愛情,你會引述十四行詩,但你從沒看過女人的脆弱。她能用雙眼擊倒你,感覺上帝讓天使為你下凡,她能從地獄将你拯救出來,你不了解成為她天使的滋味。擁有對她的愛直到永遠,經曆這一切,經曆癌症,你無法體會在醫院睡整整兩個月,握着她的手,因為醫生看到你的眼神就明白會客時間的規定對你無效。”

“你不了解真正的失去,唯有愛别人勝于自己才能體會,我懷疑你敢那樣愛人。”
"看着你,我沒有看到自信,我隻看到一個被吓傻的狂妄的孩子。"
“你是個天才,沒人否認的,沒人能了解你的深度。但你看我的畫就認定你了解我的全部人生?你把我的人生撕裂了。”
“你是孤兒,對吧?你想我覺得你日子有多苦,你的感受,你是誰,隻是是因為我看過《霧都孤兒》然後就輕易認定你?”
“你知道嗎?我不願僅僅靠書籍來認識你。除非你想談自己,告訴我你到底是誰,那我就有興趣了,我願意加入。但是你并不想那麼做,對嗎?你怕你會被說出來的話吓到。”

這一段話真正的觸動了威爾。
這一次他沒能夠豎起他渾身的尖刺,龇牙咧嘴,他以往的暴力,嘲弄都不能夠再保護他,他隻能防住不了解自己卻妄圖接近自己的人,卻不能防住已經把自己了解的透透徹徹的人。
他知道尚恩說的就是真實的自己,掩藏在外表下的自己,這個自己是他自己都不敢直面的。
這是他解放自己内心的第一步。
事實證明,他也确實做了嘗試,他在大雨滂沱的時候,嘗試着給史凱蘭打電話,我猜測他是想要約她再出來,或者是想要說我愛你。

電話接通了,但是威爾最後還是沒有說話。
這個時候的他還是沒有勇氣。
我個人認為,要是這個時候他說了,後面就沒有尚恩什麼戲份了,事實上是後面還有很多次會面。
第三次會面,尚恩隻在開頭說了一句話:不準抽煙,然後就是漫長的沉默。

其實這裡也可以關系到前面關于咨詢師和來訪者之間到關系,尚恩在等威爾自己開口,他不能先開口,誰先開口誰就輸了。
第四次會面,他們讨論了關于完美的内容。
威爾談到他上周約了一個女孩,但是不知道要不要再約,威爾說她和其她的女生都不一樣。
“那你就打給她。”
“發現她其實很無聊嗎?這女孩現在很完美,我不想破壞。”
“或許是你不想破壞你自己的完美。”
尚恩這句話直接說出了藏在威爾心裡的事實,他一直在害怕,害怕别人知道他小時候的經曆,害怕别人會歧視他,歧視他是個孤兒。
這也是為什麼,他後來會騙史凱蘭他有十二個哥哥,為什麼他後面會給史凱蘭說:我不愛你。他覺得史凱蘭在知道他的過去後,一定會抛棄他,所以,他先下手為強。

這裡其實也是在解釋為什威爾在打通了電話過後沒有說話。
這裡還有一段對話非常有趣。

這是我聽過最正确的愛情觀之一,真正對的人一定不是完美的人,人與人之間的區别,就在于那些與衆不同的缺點,隻有缺點才能夠篩選誰進入我們的世界,而優點不能。如果每個人都是完美的,那麼便不存在愛情了。
省略他們中間的幾次談話,不是不重要,我還是想留一點東西,你們自己去看,我們直接來看他們最後一次的正式的會面。
其實一直到前面幾次到會面,我以為威爾的治療已經差不多結束了,直到下面這段對話出現。

截圖隻展現了一部分,尚恩前前後後一共說了十次這不是你的錯。
威爾從最開始的敷衍,到不屑,到想要逃離,到落淚,再到抱着尚恩痛哭。直到這個時候威爾才真正知道,這不是自己的錯。
這部電影除了威爾和尚恩的互相治療,威爾和史凱蘭的愛情,還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威爾的友情,特别是在工地查克說的那一段話。
“你是我的死黨,所以别誤會,但20年後如果你還住這兒,到我家看球賽,還他媽在蓋房子,那我會殺了你,不是恐吓,我真的會宰了你。”
“你擁有我們沒有的天賦”
“不,你沒有對不起你自己,你是對不起我”
“因為我明天醒來50歲了,還在幹這種事,無所謂”
“而你已經擁有了百萬獎券,卻窩囊的不敢兌現,狗屁“
“我會不惜一切交換你所擁有的,其他這些人也是”
“你再呆20年是侮辱我們,窩在這裡浪費你的時間。”
“你不懂?我告訴你我懂什麼。”
“我每天到你家接你。”

真正的友情,不是将朋友束縛在身邊,而是讓他施展他應有的才華,各自過上自己應該有的生活,去追逐自己的女孩。
其實當查克再去接威爾,反複确認了很多遍,發現威爾真正走後,他露出了笑容,我相信這笑容裡面肯定含有不舍,但是他同時肯定是開心的,他的好友不在浪費自己的時間,勇敢的去追逐自己的生活。

電影最後的畫面給到了威爾開着朋友東拼西湊的小破車,駛在公路上。
我相信——威爾最後肯定是幸福的。
電影就講到這裡,如果意猶未盡,那就快自己去看看吧,不被感動,你來打我。
關注我,持續分享關于讀書,電影,成長,生活的幹貨,也方便你來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