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不是爆款的爆款影片,憑什麼獲得全民擁護和肯定?
今年夏天,一款本不具備爆款潛質的電影,如熱浪般席卷全國。
沒有聲勢浩蕩的應援,然而上映後口碑一路走高,#杜江哭戲##黃曉明演技#紛紛登上熱搜榜單。
這部戲叫做《烈火英雄》,一部聚焦在消防員火場出生入死的電影。演員演技在線,導演對情感共鳴精準的把握,不刻意煽情,卻讓人在短短兩小時裡,體驗到生死抉擇的痛苦與掙紮。

最開始打動人心,最能促使觀衆走進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的,是杜江的哭戲。
他一身消防裝備,整張臉和頭盔都被濃煙熏黑。對着手機鏡頭,他錄下這段影片,隻說了一句話:“爸,對不起。”

不知道電影情節,不明白前因後果的我,為什麼會被感動?
因為在杜江的眼神和語氣中,我讀懂了他的決絕與悲壯,我體會到他内心的糾結與不舍。但他還是艱難地做出了決定。
他對着鏡頭,喊了一聲爸,哽咽住了,那個很用力地吞咽動作,分明是在克制喉頭和鼻腔湧上來的酸意。那是極度悲傷的情緒下,自然的生理反應。
雙眼被淚水充盈,但是并沒有掉下來一滴眼淚。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他還有一場硬仗要打。隻是此去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了。
這一役,為了大家,舍了小家。如若不歸,愧疚之情隻能化作三個字:“對不起。”
一群消防員,身穿消防服,身後火光沖天,對着手機錄下了“遺言”,轉身沖入大火。

在電影院看完影片,内心更加被點燃。
電影發生在濱海市,海港碼頭管道爆炸,整個罐區的原油都順着A01油罐往外流,化成火海和陣陣爆炸,威脅了全市、全省,甚至鄰國的安全。慌亂的市民們四處奔逃,一輛輛消防車卻逆向沖進火海。
大規模的火災畫面相當硬核,不得不說相當震撼。導演将火災畫面營造得極具壓迫感,張牙舞爪的火焰猶如惡魔一般,獠牙毫不留情地吞噬一切事物。
大制作大場面的“炸裂”國産電影不少見,但很少有一部能夠像《烈火英雄》這樣,每一次燃油的湧動都像火山岩漿翻滾一樣讓人顫栗,每一次火舌飛舞,都讓人感到皮膚被炙熱地舔舐。

電影具有真實故事背景,在導演類型化的影像叙事之下,觀衆很難不被電影中英雄們的事迹感動到。
火災現場,烈火迅速蔓延,爆破不斷,人在火龍面前顯得特别無能為力。逆風而行,沖進火場與之抗争的消防員們,也是肉體凡軀啊。
電影中對消防英雄們的塑造無疑是真實而自然的,大家并不是完美英雄,依然有着自己的軟弱和猶豫,私心和妥協。

但也正是這些平凡的缺憾才讓生死之間迸發出的善良和奉獻,閃爍出一個個人性高光瞬間。
杜江把一個極富責任心的隊長,和一個努力想被父親認可并達成和解的兒子角色演繹得十分出色。
馬衛國(杜江飾演)出生在消防員世家,在當上大隊長之前,甚至剛當上之初,他都沒有得到父親的肯定,父子之間的隔閡一直很深。 但當他災後回家,父子二人之間無言,相互敬了一個軍禮。
沒有煽情的矯揉造作的台詞,内斂不善表達的父子之間的,僅僅說一句“吃飯吧”,那個畫面,無聲勝有聲。
江立偉(黃曉明飾演)那句台詞“就想完成任務,活着出去見我老婆孩子”,應該說出了很多消防員的心聲吧。

他們也為人父,為人夫,他們也承擔着一個家庭的重擔。比起英雄,他們更想做一個能守護住自己心愛之人的普通人,隻是消防員這重身份,讓他們必須肩負起搶險救人的使命,必須勇敢面對更危險更可怕的火海。
他們以或生或死的代價在火場中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蛻變。
九死未悔,是軍人的使命,也是一種最難能可貴的精神信仰。

到底什麼是英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小時候總覺得,不怕死的都是英雄。
現在明白,其實我們都是特别普通的人。普通的人做了不普通的事,他就是英雄。
如果能讓更多的人關注到消防員群體,《烈火英雄》就是成功的。這部不具有爆款屬性的爆款影片,就值得獲得全民的擁護和肯定。
緻敬每一個負重前行的消防員,他們永遠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