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還隻是十三歲時,1941年春末的那一天,我初次見到了她那一天,墨索裡尼向英法宣戰,而我,得到了生命裡的第一輛腳踏車。 ”

這是豆瓣上對電影《西西裡的美麗傳說》的介紹,十幾歲的男孩,對世界探索的欲望逐漸強烈而又炙熱,那些生命的「第一次」變得尤為特别,第一次的經曆,第一次擁有某件東西,「第一次」經曆越來越多,男孩的世界也變得豐盛,沒有生活的摧殘,男孩内心足以明亮。

也許隻要給世界帶來明亮,人們就有力量走出壓抑,走出沉悶,走出黑暗,走出荒誕。

這次要推薦這些電影中的男孩,讓你在不同的世界裡,看到關于你的「影子」,以此來審視過往和未來,世界的複雜和多變,人性的陰暗和善良,你是否還能獲得單純的快樂和感動。

下面10部電影中的男孩,你會喜歡哪一位?

《菊次郎的夏天》

男孩的夏天,單純的快樂和感動

...

我把《菊次郎的夏天》定義為不分年齡段的電影,你可能說不出好在哪裡,但影片裡的老男孩和小男孩的經曆,會給你單純的快樂和感動,同時會熱淚而笑。

...

正男,是位落寞的男孩,身邊無父無母。

某個夏天,他在尋母的路上,經曆的一段特别的旅程,在影片中他影響了菊次郎,菊次郎去敬老院看望媽媽;影片外,影響每一位觀衆,喚醒人們對童年的缺憾。

...

或許你已經過了不再相信搖搖天使之鈴就會有天使來保護你的年紀,也無法彌補自己童年的缺憾,那就跟着影片觸摸那些熟悉的味道,至少看影片的這會兒,童心未泯。

《美麗人生》

戰争世界裡,幸運的男孩

...

在戰争的世界裡,基度的兒子是幸運的,他一直在父親設定的遊戲裡,保存男孩的天真和純潔。

...

他遵守遊戲,獲得的獎品是一輛嶄新的坦克,當他坐上盟軍的坦克時,不明白那是很多人付出生命獲得的希望,包括他的父親基度。

...

《美麗人生》是一部殘酷的浪漫電影,戰争讓人絕望,男孩讓人看到希望。

《陽光燦爛的日子》

陽光男孩,與他的革命友誼和愛情

...

“我的故事總是發生在夏天。炎熱的氣候使人們裸露得更多,也更能掩飾心中的欲望。那時候,好像永遠是夏天,太陽總是有空出來伴随着我,陽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陣陣發黑”——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開場對白。

這對白,會使你想起自己與夏天有關的日子。

...

男孩的夏天總是有無限的美好和驚奇出現,夏日漫長,發呆無聊,隻好打架、抓弄老師、抽煙、戲弄女孩……搞事才是度過夏天最佳的打開方式。

...

跟馬小軍學學,他是另一個活生生的你。

為了引起心愛的姑娘注意,冒着生命危險爬煙囪、高台縱身一躍,那都不是事。

為了友情,來一場氣勢兇猛的群架,這必将成為你昔日友情歲月中特殊的符号。

《小男孩》

小男孩,信仰讓他成為壯碩的男孩

...

Pepper是天生矮小瘦弱的男孩,他同樣逃脫不了全世界矮小瘦弱男孩共同的命運,那就是被同同齡人欺負。幸好他有父親這位合拍的朋友,不幸的是,父親應召入伍,投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中去,結束他短暫美好的時光。

...

...

Pepper令你感動是,他相信美好的事情終将會發生,愛父親,相信信念能挪動大山;相信完成任務清單,父親就會回到自己身邊,相信自己擁有的力量,往日本發功,戰争就會結束。

...

...

...

在你看來,是多麼滑稽和可笑。當你不再有思念和牽挂的人時,就是滑稽和可笑。

影片畫面超美,阿禮爾先生友情提醒。

《西西裡的美麗傳說》

為了女人,急切長大的男孩

...

漂亮的瑪蓮娜最後成為西西裡的美麗傳說,也成為雷納多中心美麗的傳說。雷納多是着急長大的男孩,他認為長大可以實現他最初的懵懂和保護自己傾慕的女人。但他終究是無能為力的小屁孩。

...

西西裡的那個男孩愛得炙熱,看完影片的人,都把他那種炙熱放在心裡,往向遠方,回想心中的那位「瑪蓮娜」。

...

少年男孩對瑪蓮娜的垂涎不像其他男人那樣赤裸,不像女人那樣嫉妒,這種垂涎像是純真而又笨拙的情意,發自内心的珍視。

...

明亮的眼睛,終将送别一段往事,她等不了穿短褲的男孩長大,他守不住那位「瑪蓮娜」。

《放牛班的春天》

孤僻男孩,總是在反抗

...

老師曾給皮埃爾這樣的評價:“天使面孔,毒蛇心腸”。

像皮埃爾這樣孤僻的男孩,并不是惡毒,而是性格孤僻、敏感、自閉,總是時常口出「惡言」,這些「惡言」背後是渴望得到注意。

...

他固執地生活自己的世界裡,通過努力證明自己,害怕拒絕,不敢主動,生性多疑,不容易相信他人,包括自己的母親。

...

他私生子,自尊,是皮埃爾不可撕破的防線。比他高大的壞男孩侮辱自己的母親時,毫不猶豫地把對方痛揍一頓;發現馬修老師對自己的母親有愛意時,發出警示,不希望任何接近自己的母親,會傷及自己的自尊。

...

是的,皮埃爾就生活這個矛盾的世界中,排他又渴望接近。

《何以為家》

贊恩,今年銀幕上最讓人心疼的男孩

...

豆瓣上的網友在短評這樣寫:“在這裡,女孩是一種商品,可以換錢;男孩是一種工具,負責養家糊口、照顧更小的小孩。”

贊恩就是這樣一種工具,承擔起他不該在這個年紀承擔的責任,他沒有享受過一天男孩的待遇。

...

贊恩一開始就成熟,四處為工作奔波,照顧妹妹,處理家事,這本該是大人的事務,但在那樣環境和體制中,他就得獨自面對,改變不了,也隻能在反抗中掙紮才能獲得生存。

...

...

...

...

借助影片結尾說的:願每個勇敢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男孩,張震

...

推薦男孩張震,夾帶私心,身邊曾有像小四這樣乖男孩,卻走向另一條道路。

這個社會本是複雜,如同深淵,讓很多類似小四這樣的乖仔掉進去,深不見底。

...

男孩在青春的時候,以一種懵懂的力量抵抗世界,世界不變,就和這個世界決裂,那種壯烈的勇敢最後都以悲慘的結局收場。

這個世界沒有變,直到現在。

...

...

每個男孩都想擁有一個理想化的世界,可惜,會像小四那樣,因為身邊發生的種種事件陷入迷惘,看到世界的虛榮、醜陋、殘酷的另一面,希望被毀滅,拿起手中僅有的刺刀,狠狠地紮向這個世界。

如同小四刺向小明。

...

他的命運,變了軌道。

《中央車站》

他不是可愛的男孩

...

《中央車站》中,男孩約書亞一出現,他的眼神裡充滿了對這個世界和人的懷疑,沒有清澈明亮的大眼睛和惹人喜歡的純真笑容,他生活的環境,讓他早早就學會了察言觀色的能力,通過眼神告訴你,我在想什麼。

...

失去母親的約書亞,在車站抱着自己的臂膀無聲無助地淚流滿面,那個角落充滿了悲哀。而後,他經曆被拐賣再到去尋找自己的父親。

...

去尋找父親的路上,他變了,同時也影響陪他去尋找父親的朵拉。在此之前,朵拉曾是騙子、小偷、人販子……

...

...

...

他的童年,讓朵拉看到曾經的自己,在幫助他尋父的旅途中,讓朵拉接受了自己殘缺的童年和遙遠的父愛。

《穿着條紋睡衣的男孩》

本該是張開雙臂自由奔跑的男孩

...

他叫布魯諾,他本該快樂地生活在城市裡,跟同伴模仿飛機飛行,張開雙臂奔跑在城市的街頭。

但父親的一紙調令,改變了這一切。

...

從柏林到鄉下,布魯諾失去他的玩伴,男孩總是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布魯諾對離家不遠處的“農場”充滿了好奇,那裡有一群身穿“條紋睡衣”人終日忙碌着。

...

布魯諾,帶着童真的好奇,開始走向那個「農場」。

...

直到有一天,布魯諾和同齡男孩施穆爾坐在鐵絲網前席地而坐地交談,他們正在密謀一項計劃。和施穆爾一起去尋找他「失蹤」的父親,并不明白所謂的「失蹤」,在農場裡意味着什麼。

...

布魯諾穿上條紋睡衣,穿過鐵絲網,對施穆爾說:去找你爸爸吧。

他以為在這裡生活的人們像在影片中看到的那樣:愉快的生活,下班喝咖啡……

...

布魯諾和施穆爾在農場裡,一個一個棚尋找施穆爾「失蹤」的父親,結果走進另一個大棚,那裡有腐臭的垃圾和準備進淋浴室的男人。

天空下着雨,男人們被趕進淋浴室,布魯諾對施穆爾說:他們可能是讓我們進來躲雨的。

...

對即将發生的一切一無所知。而他的這份「無知」像是一把利劍,紮向那個荒謬的世界。

圖片版權說明:文章封面和題圖制作所有劇照來自網絡,其餘圖片來自電影截圖,如有侵權聯系處理。

END

  回複「男孩電影」,拿走觀看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