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忠誠?
我查詢了百度,所謂忠誠,意為盡心竭力,赤誠無私。
這讓我想到很多曆史人物,精忠報國的,比如嶽飛。近現代的比如詹天佑、華羅庚等等都是中學生語文課本耳熟能詳的例子。
還有人類的老朋友狗狗也是出了名的忠誠,例如電影《一條狗的使命》無論是經曆了多少世,依然能為主人尋回自信與愛情。
還有《忠犬八公的故事》,站台上的那份等待。都很溫暖。
英國作家簡·奧斯汀《埃莉諾和瑪麗安》,被李安導演拍成電影《理智與情感》,故事圍繞着兩位主人公的愛情展開,集中表現了“理智”與“情感”的矛盾沖突。姐姐埃莉諾的行為舉止處處體現了理智的性格智慧,而妹妹瑪麗安則是更富有感性,處處體現真情流露。

十八世紀的英國還是男權社會,法律上女性無繼承權,婚姻與經濟基礎密不可分。主人公的父親去世以後所有的财産都有同父異母的哥哥繼承,她們母女四人瞬間從天堂到地獄,被迫流離失所。這也為她們波折的愛情故事埋下伏筆。
辨别真愛需要智慧
電影中姐姐埃莉諾與愛德華的愛情結局體現了别出新意,又意料之中。
愛德華在認識埃莉諾的五年前與同樣貧窮的露茜私定終身。此時的愛德華已經愛上埃莉諾,但為了信守自己所謂的約定,對待愛情的忠誠,即使被剝奪繼承權也要履行諾言,堅持與露茜結婚。幸運的是面對一貧如洗的愛德華,虛榮的露茜抛棄了愛德華卻成全了主人公埃莉諾的愛情。愛德華對待露茜愚蠢的忠誠着實讓人氣憤,還好結局圓滿。

妹妹瑪麗安的愛情有些波折,一個是可以做她父親,有錢有地位的布萊頓上校。一個是風流倜傥英俊潇灑的俊美少年威洛比。感情外露,性格活潑的瑪麗安選擇了會讀沙翁十四行詩的威落比。沖破世俗的限制,私贈秀發追求轟轟烈烈的愛情。

忠誠需要義務和擔當
兩段與愛情有關的忠誠故事上演,形成鮮明對比。布萊頓上校年輕的時候為追求愛情,因為門不當戶不對造到家人的反對,被迫從軍服役。待功成名就回來尋找初戀,才知道戀人病入膏肓,臨終托付一女。布萊頓上校收養了這個女兒,将其養大成人。這是一段凄美的有擔當的愛情故事,布萊頓上校的人品賺取了我的好感。

女主瑪麗安的愛情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她的摯愛威洛比是一名十足的花花公子。他不辭而别讓瑪麗安瘋狂的尋找。為了金錢,舍棄瑪麗安迎娶白富美,一名身價5萬英鎊的女孩。瑪麗安受到打擊,一病不起,這時候她也知道了威洛比是因為導緻布萊登上校的養女懷孕被姑媽取笑了繼承權,因為巨額債務迎娶白富美。
瑪麗安戰勝了死神,被布萊登上校的悉心照顧所感動。嫁給了布萊登上校。

看到這裡,我是無比的感動,在這個影片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布萊登上校,成熟穩重,有擔當。重情重義,對待愛情的忠誠演繹到極緻。為這樣的故事結局感覺欣慰。
布萊登上校對待愛情的态度也诠釋了忠誠的定義,盡心竭力,赤誠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