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一對CP“真香”了。
不僅在劇中很“有愛”,微博上的互動也是給CP粉們發足福利。


都2020了,我希望我嗑的CP都能像這兩位學習!
以及,都2020了,我還在為霸道總裁和傲嬌明星的兄弟情高呼“上頭”!
《鬓邊不是海棠紅》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北平,亂世之中的富商與戲子,設定雖老套,卻依舊讓人津津樂道。
一個是四九城裡赫赫有名的商人,一個是從全北平最紅的名角兒。
程鳳台與商細蕊的相遇,是偶然也是必然。
盤根錯節、沾親帶故的關系,早就為他們安排好了一切遇見的可能。
在遇見之前,商細蕊對程鳳台的認識僅僅是:賣他戲服的商号老闆,曹司令的小舅子。
純粹的買家與買家關系罷了。

相比之下,程鳳台對商細蕊的初印象是建立在牌局、酒局上聽來的流言蜚語中的。

北平城裡的名角兒,關于他的八卦傳聞和他的扮相、唱腔一樣,令人興趣盎然。
飯局牌桌上的少爺、太太們從不吝啬對八卦的分享,吃瓜這件事不分時代和男女。

傳得最多的還是商細蕊和他師姐之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愛恨情仇,以及和曹司令之間不為外人所知的結怨。
這些真真假假的傳言,讓程鳳台對商細蕊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蠻橫潑辣上,甚至連看到水牌上他的名字都覺得張牙舞爪,盛氣淩人。
當然,作為自家商号的老主顧,程鳳台最為了解的自然是商細蕊在戲服上的一擲千金。

一個戲子,唱幾句詞兒,便賺得個名利雙收,想想普通老百姓辛苦幹一輩子還填不飽肚子。
最沒有立場說這話的的有錢人程二爺,每每想到這一點就覺得意難平,順帶着對商細蕊的非好感度又多了幾分。

然而,事實證明,聽說了那麼多關于商細蕊的事,都比不上見他一面聽他自己說,要來得真切。
程鳳台第一次見到商細蕊,是赴北平商會會長的關系宴。
樓下戲台上,楊貴妃裝扮的商細蕊一出場便赢得了滿堂彩。

樓上包間裡,自稱隻看電影不看戲的程鳳台忽然就恍了神。

程鳳台褪下手上的真金大寶石戒指讓妹妹當作彩頭丢了出去。
豈料程三小姐一擊命中,直接砸在商老闆頭上。不過,這倒是給了程二爺一次去後台賠禮道歉的機會。

當然,還要感謝下砸場子鬧事的潑皮,給了程鳳台見義勇為的機會。
他這幾下打沒白挨,因為商細蕊都看在了眼裡。

而商細蕊這獨角戲也沒白唱,一出《貴妃醉酒》唱進了程鳳台心裡。
一曲唱罷,程鳳台帶着妹妹去後台慰問。
聽着商細蕊說過意不去,程鳳台心裡更是美。

過意不去才好,有所虧欠才能有再見面的機會。
初次見面,就和大明星來了次近距離接觸。雖說“追私”行為不可取,但說不羨慕那是假的。


講真,看之前我也沒想到,這會是一部民國追星劇。
啊不,不是“追星”,是“捧角兒”。(呵呵……)
甯看看,這搶票的樣子是不是似曾相識!當時的人們哪會知道,将近一百年後的子孫們,同樣會為了搶一張演唱會門票而拼網速和手速。

當然,作為粉頭的程二爺,似乎就沒有太多這方面煩惱了。
看戲、捧角兒、追行程,一樣不落。

不僅如此,還深谙“炮哥”之道。

原本對義演興緻寥寥,一聽說商細蕊要來,立刻起了興緻。
确認過眼神,這就是我得知愛豆營業時的樣子。

閑了就去逛戲園子,在家就聽京劇唱片。
見不到偶像時就無精打采,逢人就忍不住要安利。

呵,我看程二爺這波彩虹P吹得更有質量。
從最初隻會亂叫好的外行,到如今頭頭是道的戲迷,隻是差了一個商細蕊。
或許,程鳳台并非真的愛聽戲,他隻是愛聽商細蕊唱的戲。


比起如今的廠牌和禮物,程鳳台的“應援”才叫大手筆了。
角兒累了,請吃牛排、甜點;角兒挑戲服,他親自上陣打燈。
碰到有人起哄,給商細蕊難堪,立刻毫不留情地怼回去。

商細蕊在台上借唱戲諷刺官員貪污善款被追殺,程鳳台及時出現相救。
盡管是在民國,但是同樣有黑粉和營銷号(小報),炒黑料的手段一點也不比現在弱。
帶節奏、編黑料、擠兌同行的事時有發生。

為了替商細蕊消除莫須有的傳聞,程鳳台更是直接請商細蕊來家裡唱堂會,并安排記者拍照寫新聞(買熱搜)。

即便累了一天,生着病也要去替他擺平黑風評。
以至于連手下人看來都要感歎一句“您可真夠累的”!

不僅會控評,還要幫偶像消除潛在威脅。
用槍聲威懾,再安排人掉包善款,二爺一出手就逼得對方被迫卸任。

别急着罵他腦殘粉,因為“搶”來的錢,程鳳台派人全部捐給了東北抗聯。
值此亂世,人人自危,就沖這一點,程鳳台也配得上一句“英雄”。
而“英雄”程二爺,每次遇到商細蕊,總要救他于水火。

順利讓自己從一個小粉絲迅速成長為了商細蕊的大靠山,追星追到這份上,還真是飯圈赢家。
劇演到這裡,難免讓人懷疑這又是一出英雄救美的老套戲碼。
然而,這出戲最大的出其不意就是商細蕊本人。
他的确是美,美到青樓裡的姑娘們都不及他。

一勾唇,一挑眉,做足風情。讓一衆女嬌娥在他這個男兒郎面前自行慚穢。

但,他卻不要做那個“美”。
他說,他要做英雄。

這話說得夠勁兒!讓程鳳台在原本的欣賞中又對他多了幾分敬仰。
而事實證明,商細蕊這個戲子,還真是跟其他唱戲的不一樣。
他知道自己“美”,卻從不恃寵而驕。扮上相即入戲,卸了妝便是個再普通不過的青年。
隻不過這個青年好記仇,好撒潑耍橫,又軸又擰。

别人巴望着他出醜,他卻偏要演得更風光。
行業會長讓他低頭服個軟,便替他圓場,他不但義正言辭地拒絕,還要回怼一番。

曹司令拿槍逼着要他留在府裡唱戲,他說不唱就不唱。
戲班子人的生死去留要管,看到有人要貪污善款他也要管。
明明找到了程鳳台這麼個大靠山,他卻隻當對方是朋友,毫無傍金主之意。

在他人眼中,他就是個缺管教、好争鬥、不懂規矩也不講人情的人。
台上演了那麼多角色,台下卻是連一句謊話、阿谀奉承都不會。
在商細蕊身上,有着一種不合時宜的個性,與這個時代、這個社會格格不入。
就像同樣格格不入的程鳳台。
外人隻當他是曹司令的小舅子,有錢有勢,魅力十足,不是巴結谄媚,就是眉來眼去。
他照單全收,卻從不當真,直到遇見了商細蕊。
一出《長生殿》,唱得程鳳台淚漣漣。

回想自己留洋歸國,父親去世,留下一屁股債。
被迫娶了巨賈之家的大小姐,愛嗎?不知道。
也許這麼多年過去,愛已成了義務,妥協也成了習慣。

可是當他聽完商細蕊唱的長生殿,他忽然頓悟了:如果人就這麼認命,那活着多沒滋味!
妻子和姐姐道他不解風情,其實他隻是不解除了商細蕊以外的其他風情。
對程鳳台來說,最初商細蕊隻是他心裡“海島冰輪初轉騰”的白月光,讓他尋覓到母親的影子。
但越深入了解,就越發現他身上的“可愛”。這之中,有欣賞,有敬佩,就像是遇見了一位瞬間打通任督二脈的Soulmate。

其實,程鳳台和商細蕊,原本應該是兩個世界的人。
一個吃牛排、抽雪茄,帶着與生俱來的洋派。
一個就算是吃包子、油餅,也能嚼出吃播的感覺。

但喝酒前先要用幹淨帕子把酒杯擦幹淨的程鳳台,卻偏偏對蹲街邊吃燒餅和乞丐打成一片的商細蕊情有獨鐘。
在别人眼中,商細蕊是瘋子,是傻子。可是在程鳳台心中,商細蕊就是一個被埋沒的天才,每天都能刷新對他的認識。
他懂他的戲,也懂他的人。

而在程鳳台面前,小作精商細蕊也終于可以卸下身為“商老闆”的重擔。一點就着的小炮仗原來也有溫順如小孩子的一面。

兩個在亂世之中單挑獨鬥的人,很容易成了彼此的精神慰藉。
同樣是耽改劇,《鬓邊》卻沒有走以往夏日限定CP的套路。
于正的聰明比他的人品多一點,這兩年轉性在選角和制作上下功夫也是有些成效。

從開播前的“房子塌了”,到開播後的全網“真香”,也不過是用了一集的時長。
43歲的黃曉明,34歲的尹正,擱哪兒都看不出CP感的倆人,卻莫名地讓人有點上頭。
當然,《鬓邊》比《延禧攻略》高出的那0.2分,是不是因為教主的演技變得清爽了,各有各的說法。(有一說一,油不油膩都不妨礙看這部劇,沒必要因此勸退,劇情它不香麼?)
但是嗑這樣一對商業CP的好處倒是不少。入戲時盡情發糖,出戲後各回各家。少了粉圈的提純、拉踩,嗑起來反而更專心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