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北說:“一個害怕面對失敗,害怕面對自己的人,就是個廢物”。《一點就到家》這部電影中,三人創業路上最大的磨難與分歧就在這裡。或許他沒錯,他當時想要的是一份成功的創業結果,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但彭秀兵和李邵群想的是改變,不光改變黃路村,也是改變國外市場的一種固有偏見。最終他們成功了,他們創業的路很順,天時地利人和,像那隻站在風口的豬一樣充滿童話的夢境感,現實中的創業比這要難得多,但這并不影響這部電影營造的理想中所不斷滋生的生機。

  魏晉北的社畜,他的失眠,他不斷湧現出的焦慮,他躊躇不前又勇往直前是現時代多少年輕人的映射。或許魏晉北不去黃路村也能成就一番事業,但他可能不會這麼快活。因為當他從追逐意義上的成功,或者說是他人眼裡的成功時,他茫茫然而沒有出路,他永遠沒有他想要到達的終點。他就像是遭到了詛咒,而這詛咒來源于他自己,他使自己變成了自己的地獄。所有的出發都是為了回家,那個指引他回黃路村的小蟲子隻是他内心的影子,他開始成為自己了,當他敢于為自己認可的事業孤注一擲時,也就達到一種自我的成就,因為他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家”。

  彭秀兵是個很有夢想的小人物,黝黑的皮膚,憨實的表情,他普通卻也偉大,就像他說“我們不是失敗,隻是暫時沒有成功”。敢于永遠快樂生活是很難的,能永遠對生活充滿認同,能不怕失敗,慨然說還有很多個十年真的很偉大。他努力,拼命努力,十年攢了19萬,他想改變黃路村,帶着傻傻的天真,或許,沒有魏晉北他也能成功,因為他自信也謙卑,努力成長着。他有同理心,“外面的路走得慢,但是家鄉的路任你闖”,家鄉在他的生命裡,在他未來的規劃裡占了很大的比重。他天真也質樸,有責任感也勇于承擔,與黃路村老老少少的感情在他看來是比錢,是比成功更重要的。這不是一種僞善,而是一種良善。他很真實,而這種真實同生命的自信聯結在一起。這部電影充分肯定了我們個人作為自己的價值,卻也沒否定我們身為集體一分子的責任和人情。

  “你聽到遠山樹林的味道了嗎?”這味道是什麼?是平和,是安心,是生在黃路村的國産普洱咖啡,也是李邵群獨有的固執的堅守。普洱也好,咖啡也好,他的普洱咖啡是他和父親的聯系,由對抗開始,而終歸于融合。李邵群的熱愛并不是自小就有,而是由對抗而起,因證明而生,但他也告訴我們,熱愛由偶然而生,卻需從一而終。

  我們多少背離過自己的目标,也多少降格過我們的夢想,我們曾經有過成功的渴望,但總是遭遇挫折,終究因此被壓抑而至溫順。魏晉北,彭秀兵,李邵群,他們三個人是幸運的,因為他們遇見了彼此,李邵群有咖啡技術,彭秀兵的物流加上魏晉北的電商,他們的相遇本身就充滿了命運般的希望和圓滿,但他們也用自己的堅守向我們展示了堅守的可貴。

  在哪裡,是大城市還是鄉村留下腳印都不重要,人生路遠,但我們應該明心,應該做好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