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工作上的困擾,一直心情低落,可以說是進入了工作迷茫期了吧。聽說《賣房子的女人》是部很熱血的劇,所以就找來看看,因為對我幫助很大,所以今天想推薦給你。

雖然《賣房子的女人的逆襲》中表現的,是理想的職場環境中出現的極其理想化的工作狀态。别的不說,女主三軒家萬智熬夜加班做明日賣房見客戶的前期準備,第二天還能順帶解決同事的工作問題,光是這一點,就讓從小連課前預習都不做的我心生敬意,更别說整部劇呈現出的其他熱血情節。

...

大多數職場都和“熱血”二字相去甚遠,工作上疲憊的心情往往不是幾次和同事的艱難溝通就能概括的,與工作的這場拉鋸戰,妥協退讓已經算是最好的結局,更多的是通過辭職逃離之後又進入下一場拉扯。

比起處理工作中的崩壞心态,由此引發的對于生活的不滿才是更令人絕望的,日劇總是展現溫情的一面,所以難免會有人吐槽這部劇的女主隻會說金句,雖然犀利但在雞飛狗跳的生活中根本很難運用嘛。

從表面上看,三軒家萬智能對賣房子熱血沸騰,源自她的特殊經曆:“我曾經在一瞬間失去了家,露宿公園”,是一種需要跌落谷底後反彈的附加獎勵。處于現實職場的我們,根本處于狹窄環境、難以施展拳腳這樣的艱難狀況,熱血人生會不會離我們太遙遠了一些?這部日劇根本不懂職場吧?

其實并不是,這部劇太懂得職場的痛苦。這種對工作像信仰一般的堅定,本身就是一種很難達到的境界,但不代表沒有道路通向這個境界。我覺得《賣房子的女人》的爽點就在于,萬智對賣房子的執著把職場中常見的慣性思維颠覆了,打破了看似狹窄的職場環境,讓屏住氣的我喘上氣來。事務所同事足立因為幫助客戶的情人找房子而受到道德上的煎熬時,萬智告訴他别做審判者,去做房地産銷售員該做的事;混日子的員工白洲美加努力約見客戶卻沒賣出一套房子,向萬智報告自己努力了時,萬智呵斥她“努力不是應該的嗎,拿出成果來啊”;甚至在公司以辭退威脅,不讓萬智賣公司打算開發的房子時,說出“我不是公司的狗,更重要的是客戶的人生”。

...

恰恰是萬智這種直愣愣地想為客戶提供最适合他們的房子的信念,通過一句句說出來的金句,都在闡述成為最佳銷售的原因,信念才是熱血的燃料。

這部劇中抱怨的戲份都給了事務所的同事們,銷售冷門房屋的時候,同事拿着傳單如臨大敵,嘴裡抱怨着“房屋旁有墓地,在車輛串流的街道旁,這樣的房子根本不會有人買吧”。如果換做是我,我大概也會抓耳撓腮“這個房子的缺點真是棘手呢,該怎麼辦才好呢”。

而三軒家萬智在房地産銷售中卻是遊刃有餘的,沒有她賣不出去的房子,房子的缺點在萬智眼中成為優點,房子在墓地旁代表附近不會建高樓,日照充足得到保障;樓下街道車輛串流,這樣單身女性獨自回家也不會害怕。通過萬智對房子的看法,我腦中的狹窄職場環境出現了裂痕——偏見眼光,隻看到房子的缺點,又怎麼有信心推薦給客人呢,立馬看到事物的缺點,好像成為了人的本能。在同事的固化思維中,萬智不帶偏見的眼光,就顯得奇特和稀有,也印證了同事對她的評價“三軒家主任總是有奇特的招數”。

不過,在劇裡三軒家萬智也沒有刻意在消除偏見,準确來說,她根本沒有偏見,是真心的認為所有房子都很好,也許和她少年時失去家有點關系,但我覺得真正的原因,是她找到了這份工作的意義。從她口中說出的“重要的是我負責的客戶的人生”就可以看出,她賣的不是房子,是人生。房子是人生中一項重大的購買項目,讓客戶買到合适的房子,也許就能過上幸福人生。

...

看到這裡你也許不信“什麼嘛,又開始了,日式雞湯”,但重要的不是你信不信,而是三軒家萬智信不信,其實答案顯而易見,“通過賣房讓客戶過上幸福人生”就是她堅定的信念,也是她尋找到的工作的意義。其實我想表達的是,你可以選擇做一混日子的普通員工,也可以選擇做一個給人帶來幸福的熱血鬥士,關鍵在于你是否相信這樣的信念,不是找到工作的意義才擁有信念,而是美好的信念讓工作變得有意義,這也是工作中的成就感來源。

三軒家萬智最愛說“GO!”,說的時候表情猙獰,頭發甚至忽然間會被吹起來,卻能将同事從磨磨唧唧中拽出來立馬行動。這部劇對我的積極作用就在于,讓我感覺自己成為事務所的一員,被三軒家萬智鼓舞着,職場中有積極努力的人存在,都讓人沒空去想洩氣的事了。

職場中的成功總是相似的,卻無法複制,面對的困難很難找到一套固定的應對模式,更不是說看一部日劇就能解決的,但在這場也許要花費一輩子的與工作的拉鋸戰中,三軒家萬智的金句就像一劑興奮劑,給予我更多必勝的信心。

雖然把職場比作戰場顯得特别悲壯,但我始終相信,工作能力總是在勝利與失敗中找到向上攀登的落腳點,職場中也不存在永遠的失敗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