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心目中超過《看不見的客人》的作品,《調音師》在劇情的反轉以及節奏控制,還有配樂上可以說是一種極大的感官上的刺激與滿足。看了這麼久的電影,劇情片一直是我最偏愛的電影片種,我不愛頻繁特效的大片,不愛故作高深内容空洞的作品,我更在乎一部電影能否講好一個故事,一個留給觀衆腦補和再創造的故事,結局可以不是封閉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具有極大滿足感的。

故事講述了一個假裝盲人的鋼琴師無意間卷入一場兇殺案,出軌的女人和警察長情夫試圖殺害主角,使他成為真正的盲人,他在逃跑過程中卷入販賣器官的團夥,以一千萬盧布為報償試圖抓住女人和情夫,被女人反過來相持又再次抓獲了女人,在最後的時候面臨了一次善惡的選擇,是卷錢而歸恢複光明,還是從醫生手中救下女人。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首先,我認為此部電影描述的人物是至惡,從開始認為出軌女存在良知,到後來隻覺得彩票女和男主是保持中性的,他們能在善惡中轉換,可是看到最後,越發覺得本質上來說并不存在善,影片之所以能夠反轉多次,完全是人之間的詭谲,在這場遊戲中,誰的善心外露,誰就是被反轉的那個。至于說男主最終真的是救了女人從而善有善報兔子救了他,以至于最終到了倫敦,仍然是盲人,我是不信的,沒出影院的時候,我确實有點感動男主的善心,因為整部影片的善就這一處,可是又覺得最後的反轉感覺很牽強,獵人沒有出現過,兔子也沒有,莫名其妙拯救了他,當時覺得是電影編劇疏忽了,稍微有點瑕疵,可是轉念一想,如果這個瑕疵是編劇故意所留的呢,那麼這個編劇隻能是男主,注意到當他女朋友問起接下來的事的時候,他是猶豫了一會,然後看了兔頭拐杖,對了,當有人送拐杖的時候,他直接就說是他的,并不像一個盲人一般,還有,看到豆瓣上的一個分析,他對女的說是孟買的一個朋友把他送到這兒來的,可是影片的開頭他說他在孟買并沒有朋友,這些都使我堅定他在撒謊,而真相就是與他所說相反。整部影片并不存在這唯一的一個善人,再者說,男主從始至終隻是想要将自己抛之事外,當自己的眼睛真的瞎了,在迫害下受到了極大的損失,他隻是想恢複視力,不擇手段,所以如果真的按劇本說,他放棄了恢複光明的機會和巨額的金錢,為了拯救一個千方百計想殺自己的女人,無疑是可笑的,不僅如此,按推測來說,男主很有可能殺死了醫生獨吞了所有的錢,一則是他一直有個去倫敦組建樂隊的想法,而且如果他和醫生平分了這筆錢,他大可說醫生自己離去了,而且醫生是一個很惡的人,他願意均攤這筆錢,也是不現實的,當然隻是推測,證據并不充分。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很想給所有人的惡排個序,首先是醫生,為什麼醫生是首位,而不是出軌女人和當警察的情夫,因為醫生從未關心過任何的倫理與道德,說白了就是一個披着狗皮的罪犯,一切皆為利往,他能為了利益主動去犯任何的罪,毫無人性,之所以留下男主,是出于一千萬的誘惑,并不是别的。其次是情夫,之所以在醫生之後,是因為他的犯罪是出于被動的,事情的證人始終存在,迫使他不得一次又一次犯罪,但是他的心狠手辣使他更加的惡毒。第三是出軌女主,她雖然一次次地作惡,可是存在着很多的猶豫,殺死丈夫後的的忏悔等,電影的前半部分,我确實認為她是最惡的人,可是從這些方面來看,她又比不過前面兩人。接下來才是男主,我覺得男主的最大的問題,其實也不能算問題,他隻是在拯救自己的時候不擇手段,最終沒能抵擋住誘惑,在情理之中,卻絕不能算作好人。剩下的彩票女夫妻和男主女朋友,一個唯利是圖,最終空得一袋子紙,一個站在旁觀者的角度,顯得冷漠罷了,像我們大多數的人那樣,不過也無可厚非,相比起做一個好人,我們都甯願做一個普通人。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粗略地分析了一番,好久沒碰到過這種全程憋尿看完,舍不得錯過劇情的電影,看過的印度電影很少,卻部部精品,印度寶萊塢确實很有多令人學習的地方,阿三盡管有多落後封建的地方,比如之前看到把玩吃雞的人都抓起來的新聞,或者是強奸率高,或者是家裡沒廁所的問題,可是至少對于電影來說,或者至少對于《調音師》來說,他們展示出的水平确實是令我們欽佩的,我也不懂電影的制作,但對于我這樣一個普通觀衆和劇本寫作愛好者來說,好好琢磨怎麼講好、講精彩一個故事,已經足以讓我甘願憋尿兩小時了,當然如果天朝電影也能做到,憋四小時我也無怨無悔,手動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