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誰都在秘密中
一邊僞裝,一邊活着
如果時針能夠回轉的話
希望能夠回到那一天
東京的燈光所照亮的
悲傷的彷徨
因為這個街道充斥着你所有的蹤迹
我一直都相信着與你邂逅的命運
在記憶中一次又一次
追随者你的身影
再見
并不是告别的話語
而是無法實現的愛的約定
無論相距多遠
也為你獻上祈禱的微笑
直到再一次相遇為止。

一般讀過書,我都不會想要看改變的電影版,這次反而很奇怪,浮生偷得半日閑,一個人去看了一場喜歡的作品改編的電影《祈禱落幕時》。
當第一眼看到這部電影上映時,我立刻努力在記憶中搜索書中的内容,可是想了許久,隻依稀記得其中的一點細節,這點讓我挺恐慌的,這是年紀大了嗎?忘性那麼大。東野圭吾是我最喜歡的作家,沒有之一,他的這部作品我不到一年前剛讀過,而且不止一遍......我沒有試圖再翻書,而是想以一種面對新事物的心态去看電影。

電影畫面很美,名山大川,日本特色建築、民俗都表現的淋漓盡緻,除去環環相扣的懸疑劇情外,日本民間那種恬淡的生活氣息處理的讓人很舒服。無關劇透,談談感受而已。
電影更突出愛的主題,以情感主打,書則是以情節制勝。在電影的故事中,女主淺居博美的母親以丈夫的名義到處舉債最後抛棄家庭,博美與父親為了躲避黑幫追債不得不遠走他鄉,又不幸遭遇人命案件。父親為了女兒能幸福生活下去,犯下幾起命案并掩蓋了案情真相,從此開始隐姓埋名的生活。當博美不負期待成為偉大的藝術家,父親卻為了不拖累女兒,決定自殺以了卻餘生。其中父親一句“守望你的成長和成功是我這一生全部的意義”,令人唏噓,淚眼模糊。
電影最打動人的有兩段,一是父親淺居中雄帶着14歲的博美逃亡部分,另一部分則在結局。

為躲避母親欠下的高利貸,父親無奈之下帶着小博美連夜逃跑,逃亡途中博美又遭到龌龊之徒的觊觎,她失手殺了人,父親為了保護女兒,制造了自己假死的事件,從此隻能冒用别人的姓名生活,父女在橋洞下告别的場景讓人不覺淚目,胸悶心痛。
淺居博美最後幫父親完成自殺的那段,她親手掐死為自己付出一生的爸爸,這樣做隻是為了消除父親内心對活活燒死自己的恐懼,“換我來守護你”當女兒說出這句話以及父女倆最後的對視看得人淚崩。這樣自我毀滅式的親情成全真的是直入人心,讓人觸動不已而又痛徹心扉。

看過電影回頭再看劇照,淺居忠雄父親的扮相,有點卑微又滿含慈愛的微笑總讓人忍不住心跟着抽疼,不論他在殺害老師和女兒好友時多麼殘忍,面對女兒的那一刻他都一定是個好到讓人舍不得指責的好父親。
“人會說謊是為了保護自己或者保護他人,謊言就是真相的影子。”不局限于懸疑推理的劇情,在親情的主題下,這是值得一看的好劇。每個人都帶着創傷活着,為了保護這個創傷,人會把心門關上。”這段獨白是這部電影的點睛之筆。松島菜菜子和阿部寬的演繹,也是實力加分。在第一眼看到松島菜菜子扮演的淺居博美時,真是有點驚豔的,舉手投足間的氣質,讓人覺得她就是書中的博美。

其實活着對誰而言都不容易,不管外表多麼光鮮,内心那份對落幕的渴求都在,對淺居博美是如此,對隐姓埋名了一輩子的父親也是如此。這些年他們的内心也不會有真正的安甯,落幕的那一刻與其說是恐慌不如說是解脫。
聽着主題曲,寫下這篇小評,心中感慨萬千,感動于電影中26年父愛的厚重溫暖,反而想到的最多的是已故的母親,一直想寫一點關于她的文字,卻不知從何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