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一片巧妙運用插叙手法展現了在動蕩的時代背景下,兩名京劇男伶和一名妓女的感情糾葛。

  影片的主角程蝶衣,在此劇中無疑是個悲劇人物,造成他最終走向死亡的原因有外界的因素,更有他自身的因素。

  程蝶衣幼年時被作為妓女的母親送到了戲班,此處運用特寫鏡頭表現了幼年程蝶衣情感:有着對未知命運的迷茫還有對母親的怨恨。同時與結尾程蝶衣拔劍自刎前的特寫鏡頭相照應,更是暗示了人物命運的悲劇走向。而後,在陌生而又壓抑的戲班子,喪失母愛關懷的程蝶衣又找到了新的情感寄托—他的師兄段小樓。童年的程蝶衣依戀上了處處關愛他的師兄。他享受着師兄對他的照顧,并且越陷越深。段小樓于他而言便成了替代母親的感情支柱,他漸漸地愛上了段小樓。所以在段小樓說到:“要是當年霸王有這把劍,你早成正宮娘娘了”這隻是随口說出的玩笑話,蝶衣卻當了真,“師哥,我準送你這把劍!”這不僅是蝶衣對段小樓的承諾,更是一種表白。所以在段小樓娶菊仙時,他失望氣惱,在他看來菊仙破壞了他和師兄的親密關系,是可恥的第三者。而師兄段小樓更是背叛了他們的約定。這時段小樓作為蝶衣的情感支柱已經搖搖欲墜了。蝶衣在極度痛苦之下開始吸食鴉片,尋求精神上的麻痹。影片在此處多次運用空鏡頭,金魚雖然美麗斑斓卻被困在魚缸裡,正如同被命運束縛住的程蝶衣,無法解脫。

  “不瘋魔不成活”這是師兄對他的評價,程蝶衣是名副其實的戲癡,他和師兄唱霸王别姬,便把自己當成了虞姬,戲唱完了,人卻沉醉在戲中醒不來。這不僅使他更加代入角色迷戀飾演霸王的段小樓,同時也使他混淆了性别意識。程蝶衣從小因為長得水靈便唱旦角,在他幼年時因為經常唱錯詞而遭受毒打,“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此時的蝶衣内心深處還知道自己是個男孩,但是後來在師兄用煙管捅爛他的嘴後,他終于沒再唱錯詞。同時他的性别意識也徹底模糊了,程蝶衣已然把自己當成了女性,也成全了霸王的虞姬。程蝶衣為戲癡狂,他已經分不清戲和現實的區别,戲中虞姬的死也預示着他的命運。

  “虞姬為何要死?”程蝶衣的心中早有答案,虞姬從一而終,死的忠貞。蝶衣的性格和虞姬有相似之處,蝶衣求一“真”字,他有着近乎孩童的天真和頑固。然而當程蝶衣年老時卻頓悟到原來這一生不過是一場虛幻,所求之真也盡是荒謬。所以他選擇拔劍結束了自己錯誤的一生。

  “快将寶劍賜予妾身”片尾處再次運用特寫鏡頭與開頭照應,此時的程蝶衣已經有了赴死之心,他眼神堅定,緩緩地拔出寶劍,然後自刎而死。就像他的師傅所說的:“人要自己成全自己。”程蝶衣一死不僅使自己獲得了解脫,更成全了自己。在戲中,他穿着虞姬的戲服,化着戲裡的妝容,從容自刎于劍下,從一而終,死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