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好電影,這篇文章想寫很久但是沒不知道如何下筆,僅代表我個人感覺。

張藝謀又回來了。帶着他的老作品一秒鐘回到了熒幕,第一次聽到一秒鐘是柏林電影節突然撤檔,也是由于技術原因。然後就一直因為技術原因被改日期。

也許我們現在看到的不是張導給我呈現的最開始的面貌,在衆所周知的許多原因下,我們無法看到影片的一些橋段,希望以後的若幹年會出現導演剪輯版或者編劇的劇本出版。否則一些東西隻能靠猜。一秒鐘的故事也簡單,甚至抛棄了當下電影一波三折的戲劇變化,将沖突留在了逃出來的張九聲和那段他得不到的22号新聞簡報。他得不到的它,屬于女兒片段的麥高芬,唯一的影像,隻有一秒鐘。

張九聲的女兒肯定已經不再人世了,但是如何的離世本片沒有任何交代,當中劉閨女氣到說他女兒怎麼不被面粉壓死,然後張九聲大怒,将她踹了下椅子。這可能是借用劉閨女的口和張九聲的動作來交代。女兒已經不在了,否則沒有可能這麼執着于這一秒鐘的交代。最後大漠的黃沙卷着風将這一秒鐘的膠片埋進了看不到的地方,多少是可以解讀出來一點寓意。女兒和她的過去都埋進了黃沙覆蓋的曆史中,怎麼都找不到了。

黃沙到底意味着什麼?張藝謀上一部也有大漠景象的片子,我記得是紅高粱,那一輪明月在風化的石門上挂着。黃土地上是噴薄出的激情和血紅色的夕陽。而更新了設備的張藝謀用了很多的鏡頭對準黃沙,讓觀衆看到膠片如何被風吹起,如何被風沙掩埋。張九聲在被衆人夾住雙手,面對膠片表現出的極大不舍或者說依戀,他又要和女兒分别了。
主要人物

張九聲,時代下的悲劇人物。應該是知識分子的他被下放到勞改農場,因為他懂攝影,在當時的年代,掌握這門技術還能被打入勞改農場的都不是一般人。然後女兒為了和他劃清界限積極表現自己,終于在累倒工作中最後因為傷病去世。在勞改農場的張九聲通過她的同學得知他女兒的唯一影像在22号的新聞簡報之中。于是他強忍悲痛越獄成功來到二分地來看電影,然後就是這場奇遇,他幾乎瘋了一樣地對範電影說出了了狠話。

張譯的表演生猛而用力,他是入戲了。對劉閨女無可奈何又有保護欲,他對範電影也恨不起來。他對攻擊他的人民群衆是有怨氣卻隻能接受。他活着為了什麼?應該就是為了他女兒的這一秒鐘了。一秒鐘很短,于是他讓範電影一遍一遍地給他播放,邊看邊哭,發洩自己的悲傷。但是看到一秒鐘還是不夠。沒見到最後一面,隻能在這裡重現過去。補拍的最後,被放出來的張九聲看着大漠黃沙一言不發。他什麼也看不見到了。

劉閨女

孤兒,和相依為命的弟弟一起生活。為了一個膠片燈罩偷竊膠卷,遇到張九聲并陷害了他,再以後的接觸中了解到了張九聲的遭遇,明白了他對于這一秒鐘的膠片的情感。進而去幫助他。劉浩存的氣質是否能和這個角色匹配是大家在争議的問題,但我覺得她确實符合張藝謀電影中的女主形象,就特别像章子怡和周冬雨,眼睛還是閃着水光。可是最後的結局還是閃着光看着張九聲,多少有點暧昧,說不清是對他的感激還是愛慕。或者說都有。

範電影

電影放映員可以依靠自己懂電影放映的技術成為有權威的人。電影幾乎成了他的統治工具,他要提防外人對于這個位置的觊觎。用群衆為自己撐腰,也明白張九聲的心情,冒險給了他一張膠片。他也是父親,他的孩子出了事成了傻子他為此自責不已,失去孩子的父親我想他更能有同感體會。

群衆

幾乎是當作人肉背景出現,他們看電影,清洗膠片,參與政治生活。抓捕張九聲,又在範電影的号召下為看電影出力。保衛科是武裝力量,他們圍毆了張九聲,綁了劉閨女。最後又把張九聲千辛萬苦得來的膠片給扔了。

影片中的《英雄兒女》中的父女相認片段和張九聲的故事放在一起,兩段父女情卻有不同的表現。革命時代下的父女情總是這樣為了大義和家國而退避。所以遲來的父女相認最後雖有相認但是完全沒有人情味道了,父親一言不發,女兒充滿震撼。張九聲直接拿着小刀威脅範電影讓他快點放新聞簡報,好快點看到電影。

相當于兩個時代下不同的表達,《英雄兒女》的父女情讓位國家大義,張九聲為他女兒的一秒鐘以命相搏。可是時代給他帶來了什麼?一聲聲呼喊後,黃天漫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