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青櫻和弘曆這對青梅竹馬心心相印的皇家戀人,最終也未能逃脫"蘭因絮果"的宿命。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過去近兩個月的時間裡,我用瑣碎的時間,斷斷續續挑挑揀揀地看了這部劇的開頭中間結尾之數集。

《如懿傳》整部劇制作精良,演繹入骨,劇情尊重曆史又不拘泥于曆史,是我看過的所有宮鬥劇中最有深度的一部。在看劇的過程中,前半部分,我常常會随着劇情的發展而喜怒哀樂。看到後期,更多的是一種壓抑或難過。如懿對皇上的一往深情和隐忍;令貴妃的貪權與邪惡,她對如懿一次次陷害不擇手段;皇上的多疑善妒把如懿傷得遍體鱗傷;淩雲徹一身正氣卻被誣陷而遭受宮刑,他對如懿有着一種超越男女之情的敬與愛,最終為維護知己的清譽而毅然決然選擇舍身取義,令人肅然起敬;還有愉妃海蘭自始至終對"姐姐"的感情遠超姐妹之情,令人唏噓心疼…………劇中每一個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立體存在的。整部劇在後期渲染出一種悲劇慢慢上演的沉重壓抑感,直到如懿 '哀莫大于心死',在痛罵'渣隆'之後,揮刀斷發以祭逝去的愛情,從此與乾隆不相往來。那是全劇的高潮部分,有一種久久壓抑之後而釋放的快感,但随即又為女主的悲情人生而黯然神傷。

非常棒的一部劇,然而,有很多集我都跳了過去,主要是因為劇情演繹出的那種深宮女子的悲涼與無奈很虐心,讓我不敢看下去,甚或有幾周我不再去看這部劇。而隻看一些相關劇情的剪輯片段,目的是讓整部劇情連續上。快結局的時候,我才重新點開《如懿傳》,卻發現了如懿與乾隆最後一面的那段終極對話,總結得真好——

如懿淡淡地問皇上,你知道蘭因絮果這句話嗎?我少時讀的時候,隻覺得惋惜,如今卻明白了,花開花落自有時。

蘭因絮果,出自《周易·系辭上》,比喻一份美好的姻緣,開始時曾如蘭花般美好,最終卻如柳絮般悲情地散落。花開花落自有時,花開時不珍惜,花落時也隻有傷感和無奈。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當聽到如懿說出'蘭因絮果'的時候,皇上已經明白了這句話的真正内涵。回首自己所做的一切,似乎是錯的,但已無力挽回。弘曆就這樣一步步丢掉了真心深愛自己的如懿,那一刻,這位權傾天下的帝王仿佛丢掉了全世界,頓時痛徹心扉,感到前所未有的潰敗。

緣深緣淺,情起情滅,花開花落,各自有時。蘭因絮果,這四個字畫龍點睛,一語道破《如懿傳》整部劇所表達的帝王夫妻間的悲劇愛情!

這部劇之所以打動人心,是因為整部劇不為迎合普通大衆的喜聞樂見,沒有那種《甄嬛傳》《延禧攻略》等宮鬥劇中女主打怪升級般最終成功登頂的勵志模式,而是基于曆史文獻改編,以悲劇的色調徐徐展開帝王夫妻間的情感變遷,以深宮内不斷花開花謝的命運基調賦予了這部劇一定的現實主義色彩。婚姻,是一座城,蘭因絮果是很多貌似美好姻緣的宿命,即使曾經青梅竹馬你侬我侬的帝王夫妻,也有可能會困死在這座城中。

魯西丁2018.10.16

...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