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聊“海邊的曼徹斯特”,寫了李·錢德勒因無意沒關壁爐蓋,引起火災,燒死了自己三個孩子後的心理狀态。想了解的請點擊“法律判他無罪,他判自己無期徒刑”。

今天想聊聊他的妻子蘭迪。蘭迪在事情發生後,責罵過李,然後離婚,再婚,懷孕生子。

後來,她原諒了前夫,也希望李放過自己,過得開心一點。她說,那件事發生後,她的心就已經碎了,她知道李的心也碎了。可是,李比她更慘,因為他需要背負這件事的全部責任。

如果說這件事把李打入深淵,顯然距離李最近的就是蘭迪。這時她有兩個選擇,其一像更深處的李走去,和他待在一起,再試圖一起走出來。其二趕快撤離,向着有陽光的地方匍匐前進,抓住“再生”的希望。蘭迪選擇了後者。

這是人的生存本能,每個人内心都會求生求希望求光明,誰願意一直待在陰暗潮濕的深淵裡?

當然,寬容高尚無私也是人的需求,是更高層次的需求。

堅持陪伴在丈夫身邊,不離不棄,共同承擔,這是一條更遠更艱難的路。蘭迪并沒有做錯,也足夠善良,隻是她知道自己還沒有那麼強大。

作為觀衆的我們,有沒有質疑過蘭迪的選擇呢?如果是我們自己,又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很多人在面臨人生重大選擇時,都會“演員”附體,感覺身邊有無數目光盯着自己,将自己幻化為英雄或者烈士,義無反顧走上那條悲壯之路。

結局一般都不盡完美。任何一種高貴的品質都需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選擇前需要衡量一下是否具備相對應的勇氣。

自私很可恥嗎?并不。

自私和無私的區别一般在于,對别人無私是基礎标準,最好盡善盡美,否則便吹毛求疵,大噴口水。

事情攤到自己身上才覺得,哇,情況好複雜,處境好尴尬,恨不能所有的人都能站在自己立場,體諒自己的不易和難處。

如果蘭迪繼續陪在李的身邊,大概會有三種可能:

第一種,最好的結果,兩個人相扶相伴走出了心理陰影。這個過程漫長且艱辛,要準備好足夠強大的内心,還有十足的勇氣。

第二種,堅持了一段時間或者很久之後,終于忍受不了這種情況,最終還是選擇了離婚。這種情況概率其實挺大的。兩個傷痛中人,互相印證并提醒着對方,曾經的悲劇是多麼的慘烈。即便再有孩子,也無法忽視原來那三個鮮活的生命。

第三種,相互折磨一輩子,直到相互生命的終結。

馬伊琍和文章今天離婚了。猶記得5年前,文章出軌姚笛,馬伊琍一句: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相當震撼。我為她大大地點了個贊,這樣的女人應該是修煉到位了吧。

但不知,她的寬容和隐忍換來的這5年時光是否真的美好。姚笛理所應當被全世界唾棄被封殺;文章在婚姻中生存了下來,在事業上卻無法複蘇,一直郁郁不得志;馬伊琍,應該是最受傷生吞下利刃的女子,笑靥如花的背後是否真的能冰釋前嫌,一切如初呢?

我很受傷我很脆弱,所以,我需要自私地為自己考慮将來。很多時候,自私的選擇就是正确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