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許是最好的事。心懷希望,就永遠有希望。《肖申克的救贖》

壹
這部1994年上映的電影,改編于美國著名作家斯蒂芬·金的小說《四季奇譚》。從上映距離今天已經25個年頭,卻依舊是現代人們心中必看的電影之一,它先後獲得三次獎項,其中包括79屆奧斯卡金像獎。
人們都說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就是因為它不但曆久彌新,而且常讀常新。
《肖申克的救贖》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每隔一段時間再看都能夠帶給我們不一樣的啟發。這部電影的主題是救贖,其實他救贖的不僅僅是安迪,瑞德、、、、、、,還有我們這些常常在“體制化”生活中無法醒悟,在困難中無法前行的人。
有的人說這不就是一部勵志片,也有的人說看完這部電影給了自己很多啟發。一個青年銀行家,年輕有為、前程遠大,卻因為“殺”妻和情夫入獄,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進入那座肖申克監獄的人,從去的那刻起,一輩子都成了那座監獄的囚徒。主人公安迪卻深謀遠慮,花費了19年的時間,改變了自己成為犧牲者的命運,成功救贖了自己,重新獲得了自由。
從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心懷希望才能有希望,有堅定的信念才能克服那些困境。都說強者自救,聖者渡人。安迪為了自由未雨綢缪19年,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也沒有磨滅自己鬥志,還利用自己的才華影響了很多人,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貳
“恐懼讓你淪為囚犯,希望讓你重獲自由。”

一個心懷希望的人,才有活下去的勇氣。安迪在監獄裡曾數次提到希望這個詞,都是滿臉笑容和充滿向往,他似乎想要警醒他人,也告誡着自己,不要忘記以前那些自由生活的美妙,也希望這些殘留的記憶能夠促使自己不會放棄對自由的追求和渴望。
安迪從走進那個監獄開始就不被所有人看好,在肖申克的監獄他失去了往日的驕傲,失去了那些光鮮亮麗的生活,面臨的是“三姐妹”的欺淩和日複一日枯燥的牢獄生活。
從他知道自己沒有犯罪,但不得不走進監獄的那一刻。他沒有因此妥協,沒有放棄過深藏心底的信念和對自由的追求,他度過了最開始灰暗的兩年,他努力适應着,但又暗暗謀劃着。
機會永遠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都說每個人隻有學到的知識是跟着自己一輩子,别人怎麼也拿不走。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的專業優勢,讓他走進了監獄長的視線,當他在那個樓頂,心懷恐懼又充滿希望的走進那個冷酷無情的監獄長,每個人都為他捏了一把冷汗,就像在看着一個去赴死的人。但他成功了,成功為他的所有“同事”赢得了3瓶啤酒,是他的堅持和勇敢,讓他離自由的光輝又更近了一步。
當落日餘晖照耀在樓頂,安迪露出了幸福而又如釋重負的微笑,他讓我們看到一個心懷希望的人是多麼的可貴、無畏。

從托付監獄裡神通廣大的瑞德買小錘子鑿洞,買畫像遮蓋,再到後來利用專業知識獲得監獄長的信任,他的每一步都走的神不知鬼不覺,就像他喜歡下棋一樣,看似不經意的一步,需要的卻是謀略和膽識,那些看似是自然而然的結果,其實都蓄謀已久。
他希望對自由的渴望不光存在在他心中,也存在在他人的心中。他冒着生命的危險讓那張唱片《費加羅的婚禮》流暢在肖申克的每一個角落。他感受到曾經那些美好生活,離自己并不遙遠,那顆追求自由的心也更加迫不及待。即便是那些在高高的圍牆裡生活了多年的人,在音樂聲通過喇叭傳出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的仰望着傳達出美妙音樂的位置。
在最後給瑞德的那封信裡,安迪再次提到希望這個詞,彼時,他已經獲得了身心的自由。他對瑞德說:心懷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許是最好的事。心懷希望,就永遠有希望。

對這個在監獄裡給了他諸多幫助的朋友瑞德,他為了讓他有走出去的信心,在他離開之前給了他出獄後活下去的希望。
當瑞德走出那個自己待了40年的地方,如果沒有安迪,我想他的結果就和那個在監獄裡度過了大半輩子的老布一樣,不是企圖犯事再次進入那個監獄過完自己的下半生,就是以結束自己的生命為終結。
叁
瑞德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
從來沒有人看好安迪想做的一切,也不明白他想做什麼。他幫所有人報稅,修建圖書館,幫助他們在監獄裡活的像一個人,他想要幫助他們學會更多的知識,或許某一天他們走出那個肖申克的監獄,能夠在那個多變而又複雜的社會活下來。
而那個被困住的囚徒老布,最終還是成了體制化生活下的犧牲者。50年,他早已喪失了對自由的渴望,在知道自己獲得自由的那一刻,他不是欣喜,而是企圖傷害他人再次留下來。
他們都覺得老布是瘋了嗎?隻有那個明白人瑞德道出了真相:監獄裡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

從開始的讨厭到最後的喜歡,有些人被折斷了翅膀,就永遠的失去了飛翔的能力。老布也隻是其中一個而已,他得到的隻是身體的自由,靈魂卻困在了肖申克的監獄,所以,他适應不了社會的生活環境,最終隻能懸梁自盡。
即便是在監獄混的如此開的瑞德,40年,對于自由也再無向往,因為他清楚的意識到他所掌握的一切,并不能支撐他在社會上生存,他們都是已經被體制化的一群人,就像他們剛進監獄,獄長說的那句話“把信仰寄托神,把命運交給我。”他們做到了,他們也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和信心。
這不也正是現代一些人的生活,在那看似穩定的工作崗位上,耗費了自己一生的青春,他們沒有被要求怎麼樣,他們沒有被束縛,卻心甘情願的被困死在自己心靈的囚籠裡。
他們不想改變嗎?他們不想自由自在的生活嗎?想,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嗎?有,安迪籌謀了19年,最終重獲了自由,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過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生活,而我們隻需要問問自己的内心,走出自己所謂的舒适區。
肆
悲觀者看完這部電影能從中找到力量,樂觀者看完未來的生活會更坦然。
時間能給我們的臉上刻滿皺紋,也會給我們帶來新生。
19年長嗎?長,有的人可能早已放棄了對新生活的追求,忘卻了自己最初的夢想,成為時代的附庸,随波逐流。有的人卻能在艱苦的環境下,不動聲色的堅持如一,做一件别人都覺得不可能做到的事。
打不倒我們的,終究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強大。

安迪鑿穿了,瑞德認為用那個小錘子600年都無法鑿穿的隧洞,爬了500米人人避之不及的散發着惡臭的污水管道,當他爬出的那一刻情不自禁的跪在地上感受着大雨砸在臉上的真實感,那一刻信仰給他帶來的自由反佛沖破了黑壓壓的天空,亮光之下,安迪那顆自由的心終于得到了釋放。
伍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主人公安迪救贖的不僅僅是自己和那間監獄的人,還有我們這些來到這個世界卻不能做自己,不能保持初心的人。如果活在非體制下卻過着體制化的生活,即便我們能夠在這個社會苟延殘喘的活着,那又怎麼樣呢?
沒有信念,沒有希望的人活着跟行屍走肉有什麼區别。我們都不想被人覺得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活着就要做一些能夠創造自己價值的事,而希望是一個人努力的動力,生活隻要有了希望,一個人才會去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才能夠體驗到活着的真實感。有信念的人,才能在遇到那些艱難險阻時不會輕易放棄,不會怨天尤人,而是想盡辦法度過重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