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網上看到了筷子兄弟出演的電影《老男孩》。

回想九年前,悶熱的教室,頭頂的電扇執拗地吹着一圈圈熱風,正在讀高三的我偷了一個寶貴的午自習,借用後桌哥們老舊的MP4埋藏在書桌裡無限心酸感慨地第一次看完了《老男孩》這部電影。

與近些年滿屏高樓霓虹、俊男靓女和過濾美顔手段泛濫的影視作品相比,這部以小人物為主角、故事情節老套的網絡微電影不免顯得有些“下裡巴人”,然而卻能使每一個人,每一個曾經擁有卻不知珍惜青春的人情不自禁地産生共鳴與共情,那種對青春流逝的懊悔、無助與辛酸。

如今,早已時過境遷,我不再是當年那個青澀少年,生活正漸漸磨平我凸出的棱角,念及于此,一股凄涼之情不禁湧上心頭。

當年看到電影裡面的場景,隻是如教科書般地認為順理成章,卻沒有真正感同身受;現今,裡面的每一處場景,每一個人物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無不深深打動着我,也許是生活在我心裡留下的痕迹和烙印,使我産生了如遇到知己般的共鳴。

我們總是習慣于揮霍青春,因為那時我們有資本,青春、時間就是我們的資本,無牽無挂也是我們的資本,我們可以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然而,成年後遇到的一切不如意,我們會條件反射般地歸咎于青春——那個人生開始的地方,歸咎于青春的不努力,歸咎于青春的錯誤選擇。

花開花落,花落花開。隻要擁有一顆青春的心——激情、活力、積極、樂觀,又何必糾結于空洞飄渺的生理年齡?

歲月流逝,我卻永葆青春。

有趣的是,今晚在網上偶然看到這段視頻,情不能自已的我随口問了身旁的她一句是否也看過這部電影,出乎意料,鐘情喜劇、偶像劇與綜藝節目的她竟然給了我肯定的回答——電影剛上線她就看過了,且還被感動得一塌糊塗。那一年,她已考入我們的母校,正在讀大一。想必那時候,課業輕松的她,躺在寬敞的床鋪上,架起液晶筆記本電腦,手捧冰鎮飲料輕松惬意地觀看電影時的心情,與前途一片茫然,在書海中苦苦掙紮、焦慮的我,是有所不同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