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60年代的美國,種族歧視根深蒂固,《綠皮書》為這樣的歧視而誕生。它全稱為《黑人駕駛者綠皮書》(The 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它詳細标注哪些旅社、酒吧、加油站是“黑人允許”,幫助黑人同胞們規避風險。


與同類型題材的影片相比,《綠皮書》并沒有産生太過激烈的情節,而是節奏歡快,情節有趣又不失深度。表面上通俗的劇情,沒有太多的跌宕起伏,然而在一些平淡的小摩擦中,才能更多的體會出那種根深蒂固的矛盾,也是在這些小事中,才會慢慢的學會去理解對方。


...


托尼是意大利的移民,在當地居民看來,他身上與生俱來就烙印着粗俗,痞子,油滑,不入流等街頭文化的标簽。上流社會,知識分子能輕易地找到輕視他的理由。這與唐的境地有些許的類似,他們相互看不上對方的地方,卻恰恰是自己本身最欠缺的。托尼有多看不上唐的“做作”,唐就有多看不上托尼的随便。在這兩個人物的設定上,他們的自身條件是相互補充,但又是相互對立的,不光站在了種族的對立面,還存在着階級的對立面。


...


唐作為一個成功的音樂家,表現的不食人間煙火,擁有一個華麗的住所,還時常待在高高在上的寶座上,這些外表足夠彰顯他華麗的身份,但即便是這樣優雅,高貴的身份,始終是不掩蓋他皮膚的顔色。他放棄的最初的古典音樂的彈奏嗎,轉而奔赴南方去演奏流行的爵士音樂,為的,就是希望通過音樂的力量,來為此種現狀帶來一些改變。


...


尊重是靠着自己赢來的,相信此種道理,唐在每次遇到不快的之後,都是一味的隐忍。但是,憑借着他心理學、音樂學、禮儀藝術三個博士學位,甚至還經常去白宮演奏,這樣的成就,依然沒有如他所願,至此,尊嚴什麼的已經與這些外部的榮譽條件無關了,缺少的是對立兩方相互的理解。 

在王座呆的太久,會忘記身為底層的無助。唐的目的和方式是對的,但似乎有些不切實際,即便通過音樂能表達出這種不公平和憤恨,想用自身的優雅博學去改變這些偏見,但似乎沒有任何改變,酒吧的混混,餐廳的待遇,還有歧視的警察,并沒有因為他的特殊身份改變什麼。對于自己的種族同胞,他甚至都不了解,對于生活在底層的那些黑人,他又能知道多少呢。


...


一個天才容易出現,但對于這種根深蒂固的問題卻是很難改變,這條道路注定是困難的。當面對自己的同胞時,唐又抱着何種的心情呢,是将自己當做他們其中的一員,還是以高高在上的精英姿态面對他們。而托尼就是讓唐走下王座的人,讓他在面對白人不公的同時,也要更多的去理解那些底層的黑人。


...


在與唐相處的期間,托尼也在改變,從底層那種不被看好的境地,變成像唐那樣自尊自律的上層人士。慢慢的,他被唐所表現出的優雅,博學所折服,對待黑人的偏見也發生了改變,從開始的将黑人用過的杯子扔到垃圾桶,到最後歡迎唐到家裡做客,這趟旅程成為了兩人相互理解和成長的道路。


...


那些所謂的種族優越感,簡直一文不值,無論是哪個群體,哪個種族,都會有出類拔萃的精英,甚至還比那些自身優越感的人做的更好,相對來說我們是幸運的,沒有體會過因天生是這種身份,而失去過的權利和尊嚴,就像我們現在存在的地域問題,或者生男不生女這種觀念,即便有了表面上看到的公平,但事實上還存在那些看不見,那意味着我們要為此一直與之抗争,所以說唐的做法是很勇敢的,存在的意義也是廣大地,面對的兇險也是無邊無際的。


...


事實上現實中的狀況遠沒有唐那樣幸運,更多的隻是那些孤獨的人在為此努力,我們大多數人就是片中那兩個與唐同行的白人,即便知道這種問題的重要性,但還是在産生矛盾的時候選擇待在原地,而卻沒有做一個敢于出手相助的托尼。他們就是我們,那個旁觀者。 


...


總的來說,片子并沒有産生太過尖銳的矛盾,不是像《皮膚》那樣給出問題所産生的後果,将問題抛給大衆,引起反思,而是給出了一個解決方式,在相處的過程中去互相理解對方,理解過後,慢慢的将冰雪融化,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至少也應該去學會包容對方,用一個寬廣的胸襟去待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