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2013年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很久之前就聽說了,了解了它所講的故事後,很長時間都不敢打開來看。今天終于鼓足勇氣,看完了這部電影,幾度哭泣,淚流不止。影片中沒有刻意的煽情讓你流淚,而我卻被其中的溫暖與善良一次次感動。

素媛是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單純,善良,懂事。父母都忙着工作,無暇照顧她,這也是一個無比普通的家庭,工作是為了生存,為了交生活必需的電費,燃氣費。素媛體諒父親,母親,她很早地就懂得了父母的艱辛,在她的眼裡,父母的忙也是為了一家人的生活,所以她沒有抱怨,也從不會苦惱,甚至在她出事後,都沒敢撥通父母法電話,而是選擇了直接報警。這是一個悲慘的故事,但我隻想一遍遍重溫那些感動我的瞬間與永恒。

首先是母親對于女兒的愛。美姬得知自己女兒出事的時候,她變得瘋狂了,也許很多人看到這樣一位母親的表現都會覺得太過誇張,并且激動的情緒對事情的進展沒有一絲的幫助。可我從中看到了無限的愛,還有誰能比父母更愛自己的孩子呢?災難發生在别人身上,我們永遠做不到感同身受,但我們應該保持最起碼的理解與同情。為了保全自己女兒的未來,她可以不顧多年的友誼,甚至去“撕破”永錫媽媽的嘴,那一段永錫媽媽和美姬在醫院病床上的對話讓我第一次因為玩笑而哭泣,正是在這樣的玩笑對話中,她們展現出了真正的人間溫暖。美姬說為了讓女兒不這麼特殊,她希望世上所有的兒童都遭遇這樣的事情。這是多麼大的一種無奈與辛酸,此刻她的肚子裡正懷着一個孩子啊。盡管在開始的時候,美姬失去了理智,但後來為了素媛的康複,她硬撐着自己懷孕的身軀穿着一身重重的卡通服在賣力舞蹈,隻為了能讓女兒露出笑容。最後一幕在法庭上,美姬用盡自己所有的力氣在呐喊,心有不甘卻又無能為力,她對女兒有多偉大的愛,就會對這一判決結果有多大的不滿。同樣地,我們所有人對這一結果都不會滿意。那一刻我深刻地期望,隻要是證據确鑿,所有的壞人都應該被碎屍萬段。

如果說在這裡母愛是外向的,直接的,那麼父愛則是深沉的,靜默的。父愛母愛從來都不應該被拿來對比哪一個更加偉大,它們隻是通過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出來罷了。東勳—這個并沒有什麼追求的父親,隻關注球賽連自己女兒的頭發都紮不上。不過,他始終是這個家庭的支柱,不會也不能倒下,素媛害怕與男人接觸,于是他就變成了“香腸人”,通過寫字與女兒交流,在那個卡通玩偶裡面,大汗淋漓,隻為了能多陪伴女兒一會,無論是在醫院裡無數次的“約會”,還是後來在素媛上學路上的默默守候。印象最深的一幕還是他穿着卡通服在老師辦公室裡對老師們的囑咐,為了女兒,在别人眼裡,他已經失去了男人的尊嚴,可誰又會不被他深深感動呢?素媛是聰明的,她心裡一直明白,那個在卡通裡的人就是自己的父親,當她牽着父親的手回家的時候,又一次的淚如雨下。

當然,素媛給我的震撼是最大的,受害者是她,可自始至終,她都是一個什麼都沒有做錯的孩子啊。她在自問:“我做錯了什麼嗎?”在下雨天,她願意為陌生人撐一把傘,她做錯了什麼呢?錯的是那個罪犯,錯的是所有的大人,錯的是那個社會。可是我們該怎樣對一個受到傷害的孩子進行解釋呢,我們做什麼能彌補孩子所受的傷害呢?出事之後,素媛擔心會耽誤父母的工作而自己報警,在醫院醒來後,她問父親的第一個問題是公司那邊怎麼樣了。在接受心理治療的時候,在與正淑阿姨交流的時候,她始終是堅強的,誰說小孩子不懂生死,她一遍又一遍地想起奶奶說的那句話:“哎呦,要死了,要死了。”她說她好像懂得了這句話的意思,這是活在世上是一個理由。素媛隻是一個八歲的孩子,她最大的願望還是回到學校,能和同學們在一起,可是她又怕丢人,當心理老師問她想怎麼跟同學解釋的時候,她其實在心裡早已經想好了答案,可以看出素媛是多麼渴望回到學校啊。電影裡的人是溫暖的,那個“大頭”小男孩願意一直守護着素媛,這是我們可以感受到的溫暖,可是在現實中,這樣的小男孩存在嗎?素媛可以獲得這樣一個沒有異樣眼光的環境嗎?

整部影片并沒有想向我們展示社會現實的冷漠與惡,相反,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助與真誠。光植與永錫一家人的無私幫助,女警察的善良甚至那個提供舊卡通玩偶服的商家,無一不讓我們感受到人性的光輝。可是,我們仍不能忽視這個社會存在的問題,媒體人為了搶得頭條,争先恐後對這一事件報道,甚至完全不顧受害人的隐私,受害者不是他們,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告誡别人,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來使自己從中獲利。那些媒體人讓我想起了另一部電影《恐怖直播》,真的希望那些媒體人能夠有一絲道德,不要隻求關注與流量,憐憫與道德才是這個社會需要的東西,而不是暴力與罪惡。

最後,還想思考一個問題,法律到底應該成為罪犯的庇護所還是應該成為無辜者的保護法?為了保護自己的女兒,素媛的父親做好了犯罪的準備,可我在想,這是在犯罪嗎?如果法律不能給女兒一個公道,那麼我又何必依靠它呢?

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勇氣再看一遍這個電影,但我還是想把它推薦給所有人,在這裡,希望我們能夠學會憐憫,也能夠學會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