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如網友們說的那樣,黑手黨題材,特别喜歡從一場還禮開始;
而宗教題材,則總是從選教宗開始……
果然還是套路得人心啊!同學們!
當然了,如果沒有再次“獻身”的裘花(裘德洛)。

2020年,HBO的這部也不會真香——
新教宗

《新教宗》,是《年輕的教宗》的續篇。
HBO劇集《年輕的教宗》在2016年播出之後,獲得了不少好評和贊譽,制作人也曾宣布會有第二季。

不過,後來計劃生變,《年輕的教宗》不再續訂第二季,改成推出新劇《新教宗》,作為神劇《年輕的教宗》的續篇。

《年輕的教宗》裡的主演裘德洛,仍然出演《新教宗》。

制作團隊也是同一個,所以《新教宗》的質量肯定有保證。
連HBO先前發出的《新教宗》預告片都和《年輕的教宗》片頭開場一模一樣。
熟悉的BGM,男神裘德洛昂首闊步,擡頭挺胸,風姿綽約。

不同的是,《新教宗》的預告片更大膽奔放。
男神全裸,就着一件白色胖次,如風一樣行走在比基尼美女群裡,場面一度迷醉,胖次閃閃發光。

不知道的觀衆還以為這是裘花最近新拍的内褲廣告呢。
《新教宗》正劇呢?
比預告片還了不得,開場驚人。
修女為全裸的裘花教宗擦身體,雙手微抖,眼神迷離,呼吸急促,最後還躺下了……

不過在開始今天的正片之前,先帶大家回憶一下《年輕的教宗》——
梵蒂岡,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這是個國土面積隻有0.44平方公裡的國家,也是個政教合一的國家。
教宗(也稱教皇),在有關梵蒂岡的大小事務上都有着絕對的發言權和支配權。

這其中的職位、編排、組織架構當然複雜。
咱也不必了解得很清楚,隻需要記住一點就夠了:
基本上,教宗就相當于咱們古代的皇帝。

顧名思義,《年輕的教宗》就是講一個年輕人剛剛當上教宗的故事。
這件事本來應該是内定的。
萊尼·貝拉爾多卻突然不知為何當了選。

從紅衣主教們(類似于大臣)最初的表現來看,他們并沒有把萊尼太當回事。

換了個傀儡罷了,日子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
國務樞機卿(類似于宰相)沃伊洛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

起初他還能談笑風生,自以為能掌控全局,做教宗背後的男人。
但,讓所有人都萬萬沒想到是——
這位此前平平無奇,沒掀起過什麼波瀾的教宗,竟然是個不折不扣的狠人。
在莊嚴肅穆的教宗皇宮裡抽煙什麼的,隻是常規操作——

早餐隻喝櫻桃味零度可樂,百事可樂、健怡可樂、普通版零度可樂......都不行。
沒有?不喝不上朝。
幾十個紅衣教主等着自己在開會?那就等着吧。

對于别人的建議,他也大多聽不進去。
各類大小事務的處理,他的态度基本都是「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以及「别說了,聽我的」。

就連拉個健身器材,都能拉出目中無人的feeling。
也就隻有他了。

但是,他之所以這麼飛揚跋扈,并不是為了裝B。
而是因為他深知自己的權力之大,并且極其善用權謀之術。

比如拉攏專門聆聽梵蒂岡神職人員忏悔的神父,趁機掌握所有人的把柄。
比如面對意大利總理的咄咄逼人,各種削減,他波瀾不驚,利用自己從未露面這一神秘性,好好将了總理一軍。

這也是本劇好看的第一個層面,即教會内的各種勾心鬥角。
梵蒂岡版《甄嬛傳》、梵蒂岡版《紙牌屋》,就是這麼叫起來的。

不過,這其實隻是劇中表面意義上的沖突。
還有兩層更深的沖突。
一個是萊尼自身的矛盾性,另一個是對于宗教以及上帝的探讨。

後者咱沒法解讀,涵蓋的内容太深也太廣,還都藏在劇中細微的道具、構圖、台詞中。
對天主教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逐個鏡頭細品。

至于前者,則主要聚焦于萊尼的信仰危機。
他是有神性的,他心知肚明。
少年時期,他就親手用禱告救活了一個患有不治之症的人。
後來也是,讓不孕女子懷孕、讓邪惡之人暴斃......
這些都讓他笃信上帝的存在,也認定了自己就是那個天選之子。

但他并不能全然理解上帝。
因為萊尼的父母當年抛棄了他,他對此一直耿耿于懷。
也不懂為何上帝為他安排了這樣一條冷酷至極的道路。
愛凡人是如此痛苦,所以他選擇了愛上帝。

這件事,或許也和他日後堅定不移地推行自己的保守教義也有着很大關系:
他禁止同性戀、禁止堕胎、禁欲......

這些措施,與當代背景下教會對民衆的獻媚風氣幾乎是背道而馳。
看似離經叛道,實則屬于一種理想主義者的堅守。
隻是因為萊尼的極緻孤獨而顯得十分偏激。

他想要的是最虔誠的教徒,對真理,對上帝。
他不會求教徒們來,要來,你就自己曆盡千辛萬苦找來。
這,才是他騷氣滿天的真正原因。

所以,整部劇表面上在講萊尼如何一步步推行自己的政策和理念。
實際上講的是萊尼如何和過去、教會、上帝達成和解的過程。
隻是不知為何,當萊尼最終明白一切時,卻突然暈倒了,且昏迷不醒。

或許是在聖經中有典故,或許是意味着萊尼的超脫凡俗,也或許是意味着萊尼的新生。
最新的第二季,緊接着上一季的内容。

萊尼已經昏迷近六個月了,盡管他還活着,但教會依然是群龍無首。
于是乎,新一輪的勾心鬥角開始了。
作為梵蒂岡國務樞機卿的沃伊洛,非常上心地準備教宗選舉。

他先領自己的親友團私下商讨,讓他們推薦合适的人選。
這些親友團一看就是實誠人,沒學過官場上的套路,不懂言外之意。
一個個竭盡所能推薦自己認為不錯的人選。
一個說,我喜歡保萊蒂樞機。被批:你是喜歡他的身體吧。

沃伊洛順勢而下,補充道:不行,保萊蒂患有帕金森病。

另一個說,斯坦貝克不錯。被批:又一個美國人,不行。

沃伊洛不樂意說:這人前列腺有不好的東西,不行。

親友團覺得煩,既然都不行,那幹脆沃伊洛你直接列一個單子吧。
到了這裡,沃伊洛覺得這些人果真不上道,自己都這麼明顯暗示了,還不懂。
于是直接挑明宣布:總該輪到我了!

當然他也知道,自己話挑明可能有的人還是不會投票給他。
于是一邊軟硬兼施,一邊展望未來告訴親友團們:
别看我現在有時狡猾、專制、殘忍。
但等我成為教宗時,則完全不同,我會熱情、溫和、謹慎,尊重所有性取向。

到了選舉那一天,更具有戲劇性,沃伊洛的讀票數遠低于另一個人——埃爾南德斯。

沃伊洛想既然我選不上,那你也别成,于是他選了一個聽話、好操縱的人——維利耶蒂。
這個新教宗是個膽小的人,演講稿提前寫好隻要照着念,他都能戰戰兢兢、不停發抖。

然而就在沃伊洛以為自己能控制他的時候,維利耶蒂的稿子被鴿子叼走了。
這一叼走,使得維利耶蒂覺醒了,他意識道自己手握權利,是這些人的頂端。

于是他發布,梵蒂岡将完全開放,收留難民,并且将這些财富捐給貧苦之人!
與此同時,他一邊派人晚上偷偷更改銀行賬戶和保險櫃的密碼。
一邊要求所有的神父,将自己的黃金十字架以及華麗尊貴的服飾戒指賣掉,将這些錢捐給窮人。

而且按照自己的價值觀,他決定消滅所有性行為......

這一系列操作使得沃伊洛和埃爾南德斯兩個原本處于敵對勢力的人,甚是不滿,決定互相聯手。
他們要重新選擇一個新教宗!

至于現在這個随心所欲行事的新教宗又該如何呢?
畢竟除了死亡沒人能拉他下台。
答案很簡單,通過祈禱等一系列的行為,這位新教宗game over了。

不過結果到底是人為操作還是上天旨意,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後面的領導換屆以及政權更叠更是想象不到,畢竟以上換屆僅僅是第一集的部分内容。
關于接下來的候選人布朗諾克斯,他同樣不是個省油的燈。
神秘、高冷、讓人琢磨不透。
第一集中,他的名字「布蘭諾克斯」在人們口中被不斷提起,但卻從來沒有露過臉。
留給觀衆的隻有一個默不作聲的背影。

第二集,梵蒂岡代表團跋涉千裡,專程來到他的莊園懇請他擔任教宗。
身份的重量可見一斑。
幾經波折,這位傳說中的布蘭諾克斯才終于現身。
然而他對當教宗的請求并沒有當即回複,反而閑談起許多看似「無關緊要」的問題來。
說起了自己原生家庭的悲劇,以及對「這個世界上無盡的不完美」的憂傷。

他看起來似乎是個憂心世人的「大愛之人」。
别人問他,「愛對你來說意味着什麼?」
他回答說:教會會對他一言不發,心系于他。

毫無疑問,這是個擁有明确宗教理想的人,很有自己的想法與見解。
一個聰明人一旦沾染上權力,潛在的爆發力是很驚人的。
第一季的「舊教宗」就是個例子。
之後的權謀手段想必也絕不會簡單。

然而。
他的教宗之路并不會如此平坦。
别忘了那個還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的裘花。

畫面中,手指微微一動,預示着舊教宗即将蘇醒。
這也正是新一季的最大看點——
蘇醒後的舊教宗該如何面對剛剛登基的新教宗。

舊與新的對立與争奪,想必會非常精彩。
總體而言,這部續集繼承了前作的諸多優點。
尤其在視覺上,可以說是青出于藍:
不僅有甚于如畫般的視覺質感——


而且處處是逼死強迫症的刁鑽構圖、大師攝影——

往往鏡頭本身就充滿宗教寓意,每一幀都能讀出隐喻,每一幀都讓人屏息,都讓人感受到創作者的天才構想。
在導演索倫蒂諾的鏡頭下,梵蒂岡的神聖與莊嚴之美被發揮到極緻。

與此同時,這部劇也依然和前作一樣,處處是金句。
畢竟,主題可始終是宗教、人性和神性。
比如看劇之前已經被圈粉的這段話,對于性與愛的讨論:
性沒有任何價值,因為它即生即滅;而愛很危險,因為它面向未來。

以及各種極為精辟、詞藻華麗的布道與獨白。

可以說,《新教宗》從故事到風格都承接《年輕的教宗》,是一部絕美的劇集,至少是畫面和鏡頭的絕美。
雖然最後收尾有點倉促,有強行大團圓嫌疑,好在整體情節進展還是比較精彩。有關哲學、神學、權力和人内心的思索也不少。
不過這部劇雖然優點不少,但卻注定不可能完全大衆化。倒不存在什麼門檻,但對這樣的題材類型是否喜歡,還得看各人吧。
獲取方式“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輸入片名獲取網盤資源
最後—薅羊毛
限時福利
香薰4.9
全國包郵 速度沖
️
復製這條(SloR1iqQhpW)
進入【Tao寶】即可搶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