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電視劇播完已經有了接近十年的時間,但裡面的故事情節,人物構造,劇情變化都還是那樣的記憶猶新。在當時作為國内首部收視率較高的穿越劇,可謂是收視與口碑雙豐收。這部由唐季禮導演,成龍監制,胡歌、白冰主演的古裝言情穿越劇,也一躍成為了穿越劇裡精品中的精品,經典中的經典。
故事的主線講述的應該是主角易小川從一個玩世不恭、無拘無束的理想主義青年到一個内斂穩重、敢于擔當、守本真心的成熟男性的蛻變;而呂素、玉漱這兩位女主跟易小川凄美的感情線則是作為輔助,幫助易小川完成他的脫變。
在看這部劇的時候我想大多數的觀衆都會把注意力關注在易小川跟玉漱的感情之上,或者說是為呂素跟易小川的悲痛的愛情說打動。這也無可厚非,因為《神話》這部電視劇就是根據成龍的電影版《神話》改編過來的。将穿越千年等待的愛情看作主要情節,這也是情有可原的。

然而,在劇中有一個人物我們是不能忽視的,也是無法避開的,那就是“趙高”。
一個生活在現代中的“高要”,穿越到秦朝時期變成了的“趙高”。我相信大多數的觀衆朋友們在看這部劇的時候,對于“高要”都是給予同情與可憐的,但是對于“趙高”基本都是憎惡與痛恨的。其實,在我看來,“趙高”他也算是一個讓人憐憫的人物。
每一個人的改變都有其無奈與被動。在現代,“高要”是一個愛貪小便宜,處事低三下四,被人瞧不起的小人物。但他總的來說為人還是善良淳厚,犯不了什麼大錯的老實人。他一個人将自己的親妹妹從小撫養長大,身為哥哥的他在世俗面前,為了求得片刻的生存與安穩,有些市儈之舉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是為人者對于自我保護的一種本性。

而這樣一個本性并不怎麼壞的人,到了秦朝,在這個視人命如草芥的封建獨權王朝。他的命運卻都因為一個劉邦發生了毀天滅地的變化,也正是這毀天滅地的變化,才會使得他那僅有的一些善良人性,徹底的灰飛煙滅。因為在“高要”的心裡,其實他并沒有什麼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抱負,他也沒有接受過什麼高端教育,更沒有什麼高尚的情操。在他的自我認知裡,沒有所謂人性的真善美假醜惡,所以他判定一個人的好與壞,對與錯。就隻是簡單的看誰對他好,誰對他不好,誰能夠給他帶來好處,他就攀附誰。所以當易小川告訴他,在秦朝,有一個叫“趙高”的人最後會權傾朝野的時候,他自然會有攀附趙高的想法。
而這些也隻是他的想法而已,可是之後發生的一些事情:在他遭受到劉邦的陷害充當勞役之後,在他失去男人的尊嚴身殘體缺之後,在他受盡百般折磨任勞任怨之後,在他低首哈腰為奴侍主之後,原本在他心中已存的罪惡想法最終才會被無限的放大,讓他那追求名利權勢的陰暗心理變得急切。所以他才會在易小川的面前道盡心中的萬般委屈和積攢已久的怨憤,哭着說出:“我就是要一步一步···一步的追到最高,我要做趙高。”“我不要再讓人家欺負我了,我受不了了,我不要再讓别人欺負我。我要做趙高!我要做一個最高的趙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趙高!”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在遭受了這些難以啟齒的創傷之後,卻還能夠堅守着自己的本心,留存着自身向善的人性,這樣的人必定是千萬裡挑一的,很少有人能夠禁得住這樣的打擊的。即便是有人能夠在外人面前表露的不那麼明顯,壓抑着自己内心的痛苦與怨恨,但是他一定會在某一個時間段或者是某一個人的面前給釋放出來的。因為世間是不存在完美的人性的。更何況“高要”他隻是一個平凡的小人物,他沒有那樣的胸襟,也沒有那樣氣度。就人物本性而言,在經曆了這些遭遇之後,“高要”變成“趙高”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在我看來,劇中的“高要”他的原罪是劉邦。而他唯一的錯,是錯在把一切的原因全都歸咎在了易小川的身上,而忽略真正害慘了自己的劉邦。也許是因為易小川在他遭受凄慘處境的時候,非但不能感同身受的理解自己的遭遇,反而屢次勸說自己,維護自己的仇人,這才是“高要”記恨易小川将他視作仇敵的根源。在秦朝這樣一個陌生的環境裡,易小川作為唯一一個跟他同時代而來的人,“高要”是極度渴望易小川能夠理解與幫助他的。讓“高要”越陷越深的進入“趙高”的人設,除了最開始的劉邦,易小川也是有責任的。
而易小川錯就錯在多次的相信與維護劉邦,卻還試圖勸解“趙高”。試問,如果是易小川遭受了這一切,他會怎麼做?他會變成什麼樣的人?當一個人沒有經曆别人所經曆的,沒有遭遇别人所遭遇的,那麼就不要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一味地勸說别人要大度。因為這樣的人大多數都會被自己所謂的大度反傷其身以及連累身邊的人。易小川最後就是如此:小月的香消玉殒,項羽的烏江自刎,玉漱的困守千年,都是其結果。所以可以說他們二人其實是兩敗俱傷。

世上的每一個人最開始都是心向光明的,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人願意面對黑暗,那些最終面對黑暗的人是他們在人性被摧毀、消磨殆盡的情況之下,做出的一個最下等最卑微的選擇。“趙高”這個人物的出現,可以說是罪惡源頭的一個縮影,也是人性陰暗面的一個縮影。什麼樣的處境造就什麼樣的人性。
說了這麼多,我不是想為“趙高”這一人物開脫什麼。我隻是想通過客觀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人物的變化,辯證的看待問題。因為任何的人、事、物都是有其兩面性。

【本文為居夢樓主原創作品,切勿擅自轉載抄襲,轉載需說明來源!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