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鳥朝鳳》改編自肖江虹同名小說,是吳天明導演的遺作,于2016年5月16日上映。
該片最初為衆人所知始于出品人方勵的鏡頭前一跪。
據悉,該片最初的排片很少,而出品人的行為則使之“一跪成名”,各大媒體在微博等客戶端對此事件進行了報道。
在《百鳥朝鳳》中,一代唢呐藝人焦三爺(陶澤如 飾)是個外冷内熱的老人,看起來嚴肅古闆,其實心懷熱血。
影片表現了在社會變革、民心浮躁的年代裡,新老兩代唢呐藝人為了信念的堅守所産生的真摯的師徒情、父子情、兄弟情。
在無雙鎮,吹唢呐這種傳之久遠的民間藝術不止于娛樂,更是辦喪事時對逝者品德的評價——道德平庸者吹兩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者才能吹八台即百鳥朝鳳。
而在整個無雙鎮,隻有遠近聞名的焦家班班主會吹百鳥朝鳳。焦三爺年紀大了,則需要培養接班人來傳承他的技藝。在當時,唢呐匠是很受人尊敬的職業。
遊本盛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他把兒子遊天鳴送到焦三爺那裡學習吹唢呐希望兒子能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唢呐匠。
在片中,和遊天鳴一起學習的還有聰明伶俐、天分過人的藍玉。由于藍玉性格的玩世不恭,但最後焦三爺還是選擇了遊天鳴作為衣缽的傳承者。
除了技藝高超,他更注重不忘初心堅守的品質,即匠心。
焦三爺就是這樣的人,在措手不及的社會變革和浮躁年代裡,對已經沒落的唢呐技藝堅守不渝,引領弟子們秉承生命不息傳承不止的信念,奏響唢呐匠人的獨特光輝。
焦三爺這一角色在片中至關重要,他不僅是傳統技藝唢呐的傳承者,更是鄉村道德的仲裁者。
片中演繹了這一幕,金村的查村長去世,他的兒子帶着家屬跪在焦三爺的院子裡請求他為查村長吹奏“百鳥朝鳳”。焦三爺拒絕了,他堅守百鳥朝鳳隻能為德高望重的逝者吹,而查村長不具備以上條件,即使給錢也不能吹。
放眼現在,堅守道德理念、不為金錢所動的品質實屬難得可貴。
影片中另一主要人物遊天鳴,則證實了焦三爺選人眼光獨到。
在曆盡千辛萬苦學得唢呐技藝後,即使在城市化的浪潮下,唢呐匠的地位已大不如前、西洋樂器受捧、焦家班多人另擇行業而難以為繼的情況下,他依舊堅守着唢呐這一古老技藝。
片尾,遊天鳴在焦三爺的墓前吹奏了“百鳥朝鳳”。哀婉凄轉的唢呐聲奏出的不僅是對焦班主品德的肯定,還有對傳統民俗式微的惋惜和無奈。
看到片尾,筆者不禁潸然淚下。一生堅守于唢呐這一傳統技藝,不懼新事物的沖擊和經濟條件的誘惑,這就是匠心。
影片叙事性的結構,以時代的更替為背景,一根唢呐,吹響的是不忘傳承的匠心。
希望感興趣的讀者能花費一點時間欣賞這部電影,相信你們會受益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