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劇,我絕對是業界翹楚。每每将假戲當了真,感情跟着劇中人物起伏。三伏天看《琅琊榜》,梅長蘇以多病之軀冒着風雪等待景琰回心轉意,我也跟着瑟瑟發抖;手拿玻璃杯邊洗邊看《僞裝者》,阿城要明台站穩自己對他執行槍決,我緊張地捏碎了杯子······别人覺得不怎麼感人的情節,也能令我淚流滿面甚至泣不成聲。

        我的追劇故事太多太長,無法一一列舉,這裡就說兩個人,白素貞與溫實初。

白素貞

        第一次看《新白娘子傳奇》,家裡的電視機還是黑白的,片頭每一個字翻着跟頭跳出來,我都激動不已。再配上《千年等一回》的主題曲,覺得自己在享受視覺和聽覺的饕餮盛宴。

        那時的電視劇,每周一、周三、周五演一個,周二、周四、周六演另一個,星期日多半是個外國電影,所以每周隻能看到六集,還得熬着等漫長的《新聞聯播》、《内蒙古新聞》和一些如今已忘了名字的雜七雜八的節目。追劇追得辛苦,看的卻隻是熱鬧,喜歡看白娘子與青兒變來變去,喜歡看觀音菩薩的像突然變成了真身。

        長大了再看,越看越心疼白素貞。

        為了還幾世前的恩情,嫁了個那麼娘的男人。

        為陳大人的雙生子接生,從鬼門關搶回老乞丐祖孫的性命,讓青兒去梁王府盜寶以緻和梁王爺結下仇恨,水漫金山觸犯天條讓法海終于找到了公報私仇的機會······哪一樣不是為了許仙?

        聽道士的教唆把蜈蚣精帶回家,讓白素貞喝雄黃酒現了原形,交友不慎被那個“徐大哥”帶上金山寺才有了後來的水漫金山······樁樁件件,哪個與他許仙脫得了幹系?

      為人夫,許仙不能保護妻子;為人父,他也未能教養兒子。

        白素貞本有逃脫的機會,和小青已經離開了,卻總覺得“仕林在哭”,不顧小青的苦勸返回,被法海收了去。當我看見白素貞義無反顧地自投羅網,聽插曲“急急的江水飛上去”,痛哭流涕,感動于她的慈母情懷。

        許仙呢?白素貞被法海收走,他倒好,出家了。這種看似對愛情的堅貞實則極端的不負責任。他知不知道自己此時已為人父?扔下尚在襁褓中的兒子與青燈古佛為伴,對仕林公平嗎?對姐姐公平嗎?

        白素貞,為了這麼個渣男,你值得嗎?

        許仙,你何德何能?隻是前世的一個善舉,就為自己赢得了一個這麼好今生,你才是最大的赢家啊!

溫實初

        白素貞愛得苦嗎?有比她更苦的。

        許仙帶給白素貞那麼多苦難,是因為他能力太差,他是愛他的“娘子”的,隻是無力保護。而甄嬛對溫實初,就隻有利用了。

        甄嬛拒絕了溫實初的求愛,雀兒登高枝,這本無可厚非,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盡管對幸福的标準各有不同。

        問題是甄嬛憑什麼可以那麼利用溫實初對她的愛?

        當甄嬛看到盛氣淩人的華妃對她和沈眉莊既拉攏又打壓時,敏銳地感覺到了宮中生存的艱難。也立即想到了不侍寝暫避風頭的招數,這件事當然隻有太醫溫實初能幫她。

        “當日 大人曾說會一生一世對甄嬛好,不知這話在今日是否還作數?”好個心機女,開口就利用了當日的情分。

        溫實初低下頭,說“我對小主的心志不變”,說出這話,他就輸了。

        原著中這一章叫“百計避敵”,從這一天開始,實初哥哥已經成了嬛妹妹的棋子。

        溫實初的悲劇人生自此拉開帷幕。

        甄嬛順風順水時,有溫實初保駕護航;甄嬛落難時,有溫實初雪中送炭。好個“心志不變”!

        當甄嬛被逐出宮,帶着浣碧和槿汐住在淩雲峰,溫實初送來了家傳的玉壺。

        “溫大人總是不合時宜的”槿汐說。

        溫大人不合時宜?果郡王就合時宜嗎?說難聽點,甄嬛和溫實初在一起是改嫁,和果郡王在一起是亂倫!

        溫實初也有過不甘,當甄嬛接受了果郡王的愛慕,溫實初怪甄嬛:“你說你對男女之情絕望,說過的話不算話了嗎?”甄嬛道:“不是說過的話不算話,而是世事的變化讓我們始料未及”後面自然還有許多解釋,但甄嬛終究覺得辯解在溫實初的癡情面前顯得過分蒼白了,幹脆說:“實初哥哥,你覺得和我在一起要緊,還是我真心安樂要緊?”溫實初的回答令人動容:“我連在夢裡都清楚地知道你不喜歡我,你和我在一起就不會真正開懷喜樂。那麼,還是你真心的笑容更要緊一些。”

      甄嬛和果郡王在一起了,甄嬛回宮了,甄嬛又獲寵了,甄嬛遭到皇帝懷疑了·····

        不論甄嬛怎樣,溫實初都在她的後面。

        甄嬛在後宮從步步為營到翻雲覆雨,除了自己的聰慧,沈眉莊的友誼,槿汐的忠誠,果郡王的保護,甚至舒貴太妃的提點······

        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有一個傻傻的溫實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