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性感尤物,何罪之有。
太過于美麗的事物,總是引人矚目,上帝和惡魔都想要擁有。就像《西西裡的美麗傳說》裡的瑪蓮娜,她是上帝絕倫的創作,就連惡魔也為之垂涎三尺。
僅僅通過十三歲男孩雷納多的視角,瑪蓮娜的美麗便放肆地綻放,她的誘人豐姿激起了男性最純粹的那種欲望。
她本身沒有罪,卻不幸地被世間的罪惡糾纏,折磨,毀滅。

炮火紛飛的二戰年代,意大利西西裡村并沒有被戰争的殘酷陰影籠罩。取而代之的,是瑪蓮娜風情萬種的光芒。她隻要一出門,定會引起一片騷動,什麼希特勒法西斯,全都被抛諸腦後。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在1941年雷納多第一次看見瑪蓮娜之前,她已經嫁給了一個意大利軍人,成為人妻。即便如此,她仍然是西西裡鎮上無數男人的傾慕對象。
她的父親是一所學校裡的教師。因患有失聰,父親聽不見人們說話,也聽不見學生們對女兒的猥亵言語,鎮上吃瓜群衆的說三道四。
面對其他人的各種眼光,瑪蓮娜不以為然。擁有一個好父親和一個好丈夫,家庭生活相對美滿,她完全有資本“有恃無恐”。

父親想必是給予了她優良的家庭教育。她的一言一行無時不體現着個人素養,甩開了路邊的許多“大媽”好幾條街。
她是一位非常有素質,有學識的女士。她知道沒有必要和那些吃瓜群衆較勁,男人們要怎麼用猥瑣的眼光看她那就看吧,婦人們要用怎麼惡毒的語言說她那就說吧。
她知道自己的清白,一直忠于丈夫,并且沒有忘記為人子女的責任,時常會去看望父親。問心無愧,就不必多做解釋。

但所謂三人成虎,衆口铄金,瑪蓮娜終究難以抵擋流言蜚語的侵襲。
她被告上了法庭。
《西西裡的美麗傳說》的法庭戲不及律政片那般精彩,卻更深入地塑造了瑪蓮娜這個角色。
在法官問到是否和那個牙醫曾經在夜晚相見時,她顯然意識到這個問題可能會引起誤會和争議,思索了一下,她回頭咨詢律師該不該如實回答。
從這個情節可以看出,她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她知道自己需要律師的幫助,至少對法律是有一定的了解。
事實證明,律師的作用确實非常大。

除了幫忙打赢官司,這位律師還幫助觀衆解讀了瑪蓮娜。
沒想到這個長相有些猥瑣的大叔真的做了功課,他道出了瑪蓮娜的真實處境。
她沒有罪過,隻有悲慘的命運。


丈夫和父親先後離她而去,她不僅要抵抗外界的冷嘲熱諷,而且要和孤獨作鬥争。
丈夫去了二戰的戰場,久久未歸。後來父親的不信任和離開,則是直接擊潰了她的心理防線。
父親對女兒教導有方,某種程度上反映出父親是有要求的。他聽說女兒不守婦道,那自然是非常生氣。
沒有了家庭可依靠,瑪蓮娜的生活狀況一落千丈。更糟糕的是,一些商販還不願意賣食物給她。這樣内憂外患的局面,實在是太為難一個無助的女子了。

這一次,逼良為娼的不是罪犯,而是人性的醜惡。
走投無路的瑪蓮娜被殘酷的現實狠狠擊倒,沒有辦法了,為了生存下去,她隻能用僅剩的尊嚴,來換取續命的食物。
無法想象她的内心是有多麼堅強。她隻是剪掉了頭發,然後又換上了漂亮的衣服,無比精緻的打扮,用驚世的容顔,很快又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她被擊倒了,但她遠還沒有被打敗。
也許,也許她還心存僥幸,認為丈夫還可以回來。所以無論如何她都要活下去,不能離開西西裡,等到愛人歸來的時候,才能第一時間找到自己。
如果她真的覺得就剩下自己一個,那她的求生欲望是超乎尋常的。

隻是失去了尊嚴的庇護,人間的惡魔有了可以摧毀瑪蓮娜的理由。
堕落的婦人們無法容忍她刺眼的光芒,如果一有機會,她們會毫不留情地,撕碎那高高在上的美麗。人就是這樣,誰也不希望自己被踩在腳下。
世界上不缺少美,隻是妒忌心總是會把美麗毀滅。

被現實摧殘得不成模樣的瑪蓮娜,沒有了家庭,沒有了尊嚴,也沒有了美麗。
她失去了一切。
就算一無所有,她依然沒有投降。她用一聲又一聲的怒吼宣洩着自己的憤怒,同時也是對殘酷命運的強力回應。
她絕不言敗。

《西西裡的美麗傳說》的結局令人為之一振。不隻因為劇情上的“小反轉”,更因為瑪蓮娜豁達的處世态度。
簡單的一句“早上好”,便化解了國王的所有恩恩怨怨。

可能她的内心并沒有真正地原諒,不過既然選擇回到給她帶來可怕回憶的西西裡,她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至少她給了對方一個“認錯”的機會。就算那些婦人并不是真正地認錯,隻不過是她已經沒有了“威脅”,才友好示意,但她内心的美麗善良已經再次照亮了整個西西裡。

瑪蓮娜的美不是徒有其表,而是由内而外的。
她的故事背景在20世紀40年代,卻必須是現代女性的典範。
有教養,有學識,堅強不屈,豁達大度,《西西裡的美麗傳說》通過一個略為悲慘的故事,建立了一個幾乎完美的女性形象。我們為之憐惜,也以之為榜樣。
當然故事并不是徹底的悲劇,瑪蓮娜确實擁有一個配得起她的丈夫。
正如雷納多最後的台詞,瑪蓮娜是那個他唯一從來沒有忘記的女人。她值得如此。
因為她不隻是西西裡的美麗傳說,更是整個電影史上的美麗神話。

隻有重返舊地,才能重拾尊嚴。——《西西裡的美麗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