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世界上有個島叫玩具島,島上有比小保羅還要大得多的泰迪熊,小男孩海因裡希這麼想着。雖然很遠,但他也期盼着和鄰居一家一起到這個島上去。

二戰時期,人類就像發現了異類一樣,想讓他們毀滅,而猶太人就是這樣的異類。這群異類素質很高,我們耳熟能詳的弗洛伊德、馬克思、愛因斯坦都是出自這個民族,他們獲得了全世界将近22%的諾貝爾獎,并且十分富有,傑出與富有的同時也讓一些人産生了恐懼。當時的德國,受到一戰的影響,國力衰退,掠奪成為了他們度過難關的救命稻草,而身為異教徒的猶太人成為了他們理想的迫害目标。

明明是如此優秀的民族,卻被冠上了人渣的稱号。當他們在彈琴,樓下的人會喊“樓上的猶太人渣給我安靜點,快停下那砰砰聲”;當他們遊走在大街上,不僅沒有人權,還會遭到無故的毒打;當有人沒有佩戴他們的黃色星章,也會被無理謾罵,即使她隻是被誤認為猶太人;甚至,他們還要坐上火車被送往集中營,接受慘無人道的待遇,就因為我是猶太人。

電影的故事不到14分鐘,卻講述了一位母親和一個小男孩兩條線的故事。母親發現自己的孩子不見了,一路追尋他到運送猶太人的火車,卻發現自己的孩子并沒有上這趟列車,急中生智,救下了鄰居的猶太男孩。小男孩海因裡希發誓什麼事情都要和小保羅一起幹,想跟着他一起去“玩具島”,工作人員發現他并不是猶太人,不讓他上馬車,把他推倒在雪地中。雪地裡的他非常無助,這時他才發現玩具島原來并不存在,隻能看着運載小保羅的馬車遠去。

影片的最後,小保羅回來了,兩個人又坐在一起彈鋼琴,彈了一輩子,直到兩鬓斑白。影片中的兩個男孩,一個稚嫩,一個成熟。聽說猶太人在孩子不到兩歲就會對他們進行記憶訓練,到四歲就能學會獨立思考,小保羅或許就是在這種教育下才會在獲救時保持如此淡定吧。而海因裡希,他想要的并不是玩具島,而是小保羅而已。

世界這麼大,我們總會遇見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那個人,隻是有些人抓住了,有些人錯過了。猶太人的故事,很多很多,《美麗人生》、《鋼琴家》、《辛德勒名單》,包括這部《玩具島》都獲得了奧斯卡獎,但部分歐洲人的罪惡,又僅僅局限于于對猶太人的迫害嗎?PS,最後推薦大家一本書叫《塔木德商訓》,講述猶太人的契約精神,财富哲學,管理思維等,如果你在經商,看舒君覺得肯定對你是有幫助的。記得馬雲有這麼一個故事,說的是他把一團紙揉成一團丢在地上變成一團廢紙,而錢怎麼揉都還是錢。其實這個故事是猶太一個鑽石商人講的,而馬雲隻是站在他的肩膀上講這個故事而已。——下篇将更新于2019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