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熱播劇接連上映,不免有些眼花缭亂,不過相信追劇大軍的腳步一定不會錯過熱播劇之———《獵場》這部劇了。“混迹”心理學行業的學姐自然更不會錯過這部心理戰大戲。

...

這部劇講述了胡歌飾演的鄭秋冬在職場颠沛、商海沉浮,最後蝶變成為專業獵頭的故事。由于前兩集令人嗜睡的情感拖沓戲,初看這部劇,很多人或許會誤将其當作情感劇,不過如果你堅持看到鄭秋秋冬入獄,那麼恭喜你,正片剛剛開始。在獄中,秋冬認識了一位獵頭“師傅”,在其引導下,開始學習人力資源、金融學以及心理學,最終鄭秋冬通過了各項專業的自學考試,并且在獄中做起了帶教老師,傳銷組織的“職場鍛煉”使口才本來就很好的鄭秋冬在獄中繼續發光發熱。看到這兒很多網友忍不住戲稱想去“選個監獄進修”。

在一次給獄友授課的過程中,因為大家集體圍觀樓下的女會計,讓鄭秋冬站在講台上突然變得情緒化、語無倫次。随後他去請教正在閉目打坐的師傅,劉量體幫他分析原因的時候說了這段話:

“潛意識開始拒絕一些它認為不好的東西,也許你的潛意識會認為,你的那些演講是欺騙,是謊言,是醜陋的技能,内心接到暗示,開始産生排斥的表現,這些表現,就是你現在的失語”


...

劉量體所提及的“潛意識”是我們人格中最深層的部分,是不曾在意識中出現的心理活動和曾經是意識的但已受壓抑的心理活動,這其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原始的沖動,和各種本能、通過遺傳得到的人類早期經驗以及個人遺忘了的童年時期的經驗和創傷性實驗、不和倫理的各種欲望和感情。其主要特點是無矛盾性、無時間性、非現實性、活躍、能量大、易變形和替換等。你看不到潛意識,但是它卻無時不刻地在“操控”着你。在鄭秋冬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讓一個人去直面他自己内心的陰暗或者創傷都是很困難的,這個時候,潛意識為了保護自己,就會幫助他去壓抑一部分情緒,産生心理“防禦機制”,使得其能夠正常的繼續生活。

鄭秋冬就是這樣一個例子:為了一段感情,加入傳銷組織之後沒有想到離開,将自己的道德觀壓抑進潛意識,轉而努力做着明知道事犯法的事,在各個傳銷窩點大肆做着鼓動演講,回去後就數着錢、數着自己的夢想,他将自己本來排斥的東西壓抑進潛意識,這樣就不必去面對“傳銷是犯法”的殘酷真相。同時也因為選擇壓抑“陰暗”帶給他更大的陰暗(坐牢),也帶來了痛苦(用決絕地方式和心愛的女人羅伊人分開)。他将這一切歸咎于自己的演講天賦,導緻潛意識一直就認為過去那些演講都是欺騙、是謊言、是醜陋的技能,而這些他原本不能接受的東西卻被他壓抑進潛意識裡,特别是被判刑後更加加深了對“演講”的厭惡感。于是出現了上文提到的“失語”現象。

劉量體識人很準,因為他除了知曉鄭秋冬的能力,也看出鄭秋冬是個有道德底線的人,正因如此,他的潛意識才會接收到暗示,并産生排斥反應。如果沒有這些排斥反應,也恰好能說明鄭秋冬本質上就是一個沒有道德底線的人,劉量體也不會對其充分信任,亦不會授人以漁、更不會委以重任給一個獄友。潛意識作用後下意識的反應,是一個人最真實的反應。

我們再來回憶劇中鄭秋冬出獄後換了假身份繼續生活,利用四處求職來檢驗自己的“造假身份”時,

也因為口誤漏出了破綻。可以分析出所謂的口誤無非是潛意識的真實映射。口誤是否真的有“誤”,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