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很久的電影《八佰》如期上映。效果不錯,反響熱烈。貓眼評分,豆瓣,票房也是一騎絕塵。

《八佰》是一部大片。大投資,5.5億她。大制作,搭建場景近一年時間,修房子,開河流,一比一還原真實場景。

《八佰》是一部戰争片。大制作的戰争片,想想,都會感覺到那飛機,大炮,爆炸,那震撼的大場面。然而,《八佰》沒有。

大投資,大制作的大手筆反而拍了一些小場面,小人物來。

四行倉庫保衛戰,比起整個中日戰争,更或者就比起八一三淞滬會戰,也隻能是芝麻比西瓜。連戰役都說不上,僅僅算作戰鬥。

參戰人數,所謂的加強營也在多次補充及其抓丁之後的四百多點。

主角不少,盡是一些戰亂時期的社會底層小人物,蝼蟻般苟且偷生的勞苦民衆。

然而,就是這一些的小人物,在一場小小的戰鬥中,點燃了自己的熱血,點燃了河對岸麻木看戲的國人熱血。也讓影院内的我等熱淚盈眶。

今天,不分析曆史,隻說電影。《八佰》是真的好看。

戰争是殘酷的。作為高層統帥,研究着地圖,計算着一城一池,統計着軍隊傷亡數字。生命距離這很近,也很遠。

而在戰争當中,在這些數據的具體當中,生命,那都算生命嗎?上一秒在你眼前活蹦亂跳,瞬間血肉橫飛,你連眨個眼睛都來不及。

真實的四行倉庫戰和《八佰》表現的場面是一緻的。這是一場奇怪到魔幻的戰鬥。一河之隔,一邊是炮火連天,寸土寸焦,宛如地獄。一邊是霓虹閃爍,歌舞升平,被稱為天堂。

地獄的人看着對岸,那是能活着的地方。天堂那邊的人,打麻将,看戲,聊着對岸的八卦,說打仗與自己無關。

到這裡,勇士的熱血壯烈暫且不說,這些麻木愚昧國人已是讓人悲憤不已。人啊,一旦跪久了,就不容易站立起來。所謂的天堂,就是上海英租界,鴉片戰争之後的屈辱,過去不到百年,竟然已然成為庇護的天堂。

自己的同胞在流血,自己的國土在燃燒,自己卻在磕着瓜子吃着西瓜看直播。

嗚呼,悲哉!

影片到這裡,導演需要表達的,也就基本鋪墊完成。

人們良知的麻木,并不是身體沒有了熱血,隻是沒有人去點燃那深埋的種子罷。

當一個個年輕鮮活的生命,身縛手榴彈高喊自己的名字,相繼跳下,與敵人同滅。河對岸天堂的觀衆,沉默了,流淚了。

當已經被飛機機槍打的幾乎千瘡百孔的國旗,巍巍顫顫的再次被升起。心中那熱血的種子已經開始燃起。

淞滬會戰是失敗的,四行倉庫的戰鬥是一個被為了尋求國際幫助權當表演的遺棄過河小卒。然而就是這個小卒,僅僅用四百多人阻擋了敵人幾十萬大軍的進攻步子四天四夜。

戰争有多殘酷,多冷血。在長達十四年的抗日戰争中,有數百萬鐵膽忠魂埋骨異鄉。

四行倉庫保衛戰失敗,淞滬會戰失敗了。但是那些每一個參戰的熱血将士都是我們民族的英雄。

《八佰》在四行倉庫守軍撤退時戛然而止。後面真實的曆史是屈辱悲催的。英租界和日本達成協議,守軍退回租界就被繳械了槍支,暫時軟禁。後來,最終還是被日本人帶走分散關押在戰俘營。抗戰結束後,三百多人隻剩不到百人。

從影院出來,已是深夜,小城依然是燈火輝煌。安詳的人們和喧嚣的夜市攤上,飄逸出來的是國泰民安。

有時候真想抽空感慨一下。從建國初期一無所有研發原子彈,到今天航母下水,北鬥三号上天。從三年自然災害顆粒無收到如今疫情下社會停擺幾個月不愁吃喝。從國人十之七八皆文盲到現在高鐵,5G領先全球。

今天,我們的祖國,正在一步一步逐漸強大,那些曾經受過的屈辱也終将塵埃。

每思及于此,總是淚眼朦胧。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愛這土地愛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