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講的是關于什麼的一個故事呢?有的人說懦弱,有的人說自由,有的人說孤獨,有的人說偏執。這些都是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嗎?我認為不是。電影隻是一個載體,是一種藝術的載體,它将故事展現給你看,怎樣去理解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每個觀衆都是不同的,他們對電影的思考也不盡相同,表現出來的就是關于電影理解的不同。

在我看來,這是一部表現出每個人心中那自我的小世界的電影。

導演特地設計了一個一生都在船上渡過的人物——1900。他與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出生在船上,沒有登上過陸地。這就好比每個人的心中始終有一個自己的世界,無論外界怎麼改變,時間怎樣流逝,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從一而終。而對于1900來說,那艘大船就是他的整個世界。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他曾透過小小的窗口往外看,世界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一片茫茫無際的大海,黑蒙蒙的烏雲在海面上翻騰。“這可沒有船上好玩。”說不定他曾偷偷的想過。

...

圖片發自簡書App

1900有着鋼琴的天賦,他無師自通,打敗了從外面世界來的“爵士鼻祖”。他對于外界不屑一顧,“去他媽的爵士”是對外界最大的嘲諷。這得益于從小養父的培養,當小小年紀的1900當面對船長時照樣說出了“去他媽的規矩”,人們或許已經認識到這個孩子的不同。

每個人在自己的世界中都是無所不能的,在那個世界裡,他有權利傲視所有的一切,對一切不屑一顧,因為在那個世界裡,他可以掌控一切。每個人都享受這種感覺,那種支配一切的感覺是任何人都無法抗拒的。

而這個世界總會受到外界的影響。

對于1900來說,第一個影響是小号手MAX,MAX對于1900來說是朋友,也是共同演奏的夥伴。與1900不一樣的是,他隻是一個能理解1900世界的普通人。從他知道1900天賦的那一刻開始,他就不斷的勸說1900:“到陸地上去吧,追求名利,找個妻子,生一堆孩子。”

...

圖片發自簡書App

1900卻并不在乎,他在乎的不是這些,他的心裡隻有音樂,這是他的世界因為這裡隻關于音樂。

1900開始動搖了。當身世悲慘的手風琴手說出“海的聲音,就像在聲嘶力竭的咆哮”;當那位帶有憂郁氣質的淑女下船;當吃飯時MAX有一次勸說他時。他動搖了。

當1900站在船舷上時,看向那陌生的城市時。

“城市那麼大,看不到盡頭,我停下來不是因為所見是因為所不見,是因為看不見的東西。連綿不絕的城市什麼都有,就是沒有盡頭,我需要看見世界的盡頭。上了岸,何去何從?”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那是一個沒有盡頭的世界,我無法在掌控住那個世界,我無法在無限的琴鍵上彈奏。那不是我的世界。

所以最終1900沒有下船,當自己的世界支離破碎時,他選擇與之一起歸于盡頭。

當現實的重擔壓迫住理想的世界,當自己的世界逐漸瓦解,大多數人會選擇“下船”,與世界妥協,與自己妥協,站在現實的世界中回頭望自己的世界一點一點崩塌,那個世界中的自己也一點一點消失。

那個永不妥協的少年,注定為自己的世界陪葬。

...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