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沒想過一個純粹路人不愛搖滾甚至在這之前不知道什麼是皇後樂隊的我,居然被一部搖滾電影感動的數度落淚,在電影院跟着唱起來,被燃爆被震撼的久久無法平靜,我覺得在我的記憶裡,這樣的電影,迄今為止,這是第一部。
...豆瓣評分8.7,淘票票評分9.3,這樣水準的電影一般是經典無疑了。但是音樂搖滾實在勸退,我印象裡的搖滾就是重金屬歇斯底裡的呐喊“春天裡”那種(sorry皮褲大叔),電影封面海報,那種長發燙頭喇叭褲的朋克風實在是文藝的讓俗人望而卻步。畢竟取消票補後電影票的價格已經不是随便看着不好就走的那種水平了。
...
...還好,同檔期的電影不是看過了就是一看就是爛片,還好,我沒有錯過你。
以下包含大量劇透,雖然傳記類的電影也沒什麼神秘的劇情,百度一下你就什麼都知道了,但是請注意,我要開始講故事和描述震撼場面了。
不知道皇後樂隊很正常啊,畢竟這是上世紀70年代誕生的英國樂隊,不論是時間還是空間都距離我們太遙遠。事前百度也就是看到很多獎項,很多金曲,很高的專輯銷量,嗯,很牛叉沒錯了。但是你一定聽過《We will Rock You》,你一定聽過《We are The Champions》,沒錯,原來就是他們,如此多偉大經典的創造者。
單純就電影情節的來說,我覺得稍微有點反套路。我一開始以為是那種,一群人開始不被看好被視作異類,然後锲而不舍的追求夢想飽嘗失敗,最後偶然被伯樂發現大紅大紫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這好像是一般偉人的發迹史,很多傳記類電影的固定模式。
這部電影不是。是一個音樂天才,怦然升起,創造經典,孤獨的生存,光輝的隕落。印度裔的佛蘭迪,自薦成為樂隊主唱,用其天才的創作,璀璨的歌喉和極具個人魅力的舞台風格,和他的夥伴們一起締造了一個傳奇,創造了一個屬于他們的傳奇。
美國演唱會,世界巡回演唱會,慈善演唱會,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萬人歡呼,萬人合唱,擺動着雙臂激動落淚:我看到舞台上那個台風特異渾身散發着魅力的歌手,他的歌喉令人震撼。搖滾原來不僅僅是那種所謂标新立異的嘶吼,而是真的唱出你内心最真的情感,然後住進人們心底。
...“我的歌是唱給那些一個人孤獨蜷縮在牆角的人聽的”他說。
是不是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是與衆不同的?是不是每個人都會有獨自蜷縮在牆角的那一面?是不是每個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會經曆孤獨與彷徨?如果是,那麼他就是唱給全世界的人聽的,唱給我們内心那個孤獨軟弱的人聽的。
而那個最孤獨的人,就是佛蘭迪吧?天才總是孤獨的。他獨自一人躺在大床錦被,眼裡有着最深的孤獨和絕望,那種我們不能理解的孤獨和與世不容——風格飽受争議,同志身份不被理解湮沒在輿論的炮火連天裡。
...1991年,他死于艾滋病引發的氣管炎,享年45歲。幾個月後,艾滋病阻斷療法開始用于臨床。扼腕歎息。
我怎麼也想不到一部電影就讓皇後樂隊真的住進了我心裡。
你知道《We will Rock You》的創作是怎樣初心嗎?是想要全場觀衆能夠參與其中,兩次跺腳一次鼓掌的鼓點,萬人參與是怎樣的震撼。請一定要去看《波西米亞狂想曲》,跨越時代,燃爆現場,直擊你的靈魂深處。
Rock and Roll, Never die.
搖滾不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