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的本身是生命不能繼續
比悲傷還要悲傷的是,
這是阻止相愛的唯一理由。
記得2009年的一天,那年我剛好19歲上大一。那天我們班上一男生,平時屬于天不怕地不怕的類型,告訴我們他在網吧裡面看了一部電影,把自己哭成了狗,名字叫做《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當時對這個電影的名字提不起興趣,窩在宿舍裡無聊的一天,打開了這部電影。當時對女主角的丸子頭吸引,因為那時候我死活都紮不好一個簡單的丸子頭。還有她的服飾,也很好看。剛開始劇情平淡無奇,可能就是倆人在一起簡單的吃個飯,聊個天,但你就是會被一種魔力吸引讓你看下去。
Cream在K的面前像女兒像妹妹,沒有任何顧及,可以一邊看漫畫一邊吃薯片,還能把腿縮在K的懷裡。他們都以為這輩子都能這樣平靜的過下去,直到Cream偷偷吃了K告訴她平時吃的補充維生素的藥片之後,一切都變了。
“你有什麼願望’
“找個好男人嫁了吧!“
“和你不行嗎?”
“我不是好男人”
“好男人的标準是什麼?“
“健康、善良、能夠照顧家人“
Cream當然都知道K的意思,K不能照顧他,沒有健康,沒有辦法和她一輩子。這是他的心願,我就去成全。國内版本的内心台詞不多,所以很多人看完之後都非常同情男二,當時我看完韓版之後,對男二沒有感覺,真的就是單純的被男女主的感情動容。

印象深刻的場景之一,Cream在和牙醫吃飯那幕,K說有事要先走,Cream回頭看到K昏倒在地,Cream突然起身甚至把桌子都掀翻的動作,這是無意間的,因為她的眼裡隻有他。所有人在擔心女主有沒有事的時候,她不顧任何沖了出去,一直默默跟在K的身後。
和國内版本不一樣的是,陳意涵看到男主倒了之後,沒有第一時間過去,而是解釋了自己要去幹嘛,這個很小的細節,讓我覺得她對牙醫是不公平的,因為會讓牙醫覺得她對他是有感情的,至少去幹嘛會在乎他的感受,這樣才是對男二的不公。
◇

◇
空白
很多人在看影片的開頭,都會覺得是男主一心一意的付出,而比悲傷更悲傷的背後是,女主在一切真相都知道的背後,默默隐忍,然後所做的一切。有觀衆說,他們可以在知道真相之後,就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時光啊,一年左右的時間,說不定還能生個小孩,陪着Cream日後也不孤單也有寄托。
大概說這些話的人,都過得很幸福吧,我們沒有人能懂,一位16歲的少男少女在失去至親之後,從此倆人相依為命,是彼此的親人是愛人是兄妹,更是靈魂伴侶,這一切的一切都已經行程的生命共同體,所以最後兩人一起走向另外的世界,大概真的遵守了下輩子的約定。
16号的晚上我看了國内版,10年後的電影翻拍,沒有太動人,最大的問題就是細節真的描述的太粗糙,所以看完之後沒有太多覺得悲傷。
悲傷不是兩個人相愛卻不能在一起,而是對于即将發生的一切無能為力;比悲傷更悲傷的不是他的隐瞞,而是你明明已經知道了卻要陪他演戲,是兩個人都不能坦白。
大多數人的愛情不過如此,它來臨時盡情享受,若一天它要離去也是平靜相送,然後再去等待下一個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