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節:

看完給我一個感受:鋪墊半天,就是為了結局把觀衆按在地上灌毒雞湯。

邏輯不通的地方太多太多,一,為什麼被勒索了不報警?姐弟兩不知道報警,阿姨朋友也不知道?二,為什麼葉阿姨能被定拐賣罪?警察辦案不用講證據?拐賣罪不問當事人?就這還談正義? 三 為什麼鐘美寶死後趕來的兩閨蜜第一反應不是搶救她,而是開始想怎麼編故事?就檢查下呼吸就認定她死了?人家八成是給你們拖死的好吧。四,顔永原當着你的面跑了,你們兩tm能覺得鐘美寶是自殺? 五,顔永原出現在犯罪現場,不就是懷疑他殺人的最好證據嗎?你們tm的編了一大圈故事,把顔永原給編沒了??警察辦案,應該能把受害人的家庭背景弄清楚吧?葉阿姨,葉明俊這都不難查到吧? 唉,幾次反轉,就沒一次說得通的,你反轉有什麼意義,把觀衆當弱智?

總之,這樣子情節是爛的過分的,讓觀衆根本無法合理推理。

主題:

關于正義:

最重要的是,這部片核心到底是什麼呢?是正義吧?是救好人與救壞人的抉擇吧。可是這個導演是怎麼理解正義的?

1楊警官鄭重其事的說了一句話:“在這個犯罪裡,好人有罪,壞人無罪。”這句話是劇組非常用力的想表達的一句話。可真的是這樣嗎?明明是壞人有罪,好人也有罪。一個敲詐勒索,虐待幼童。一個非法拘禁。該怎麼判就怎麼判。這是一個錯誤的“無罪”前提,在這種錯誤前提下讨論正義沒有意義

2關于鐘警官救罪犯還是救同志的難題。如果隻能救一個,救罪犯,救同志,都是合法的,正義的行為。事實上,在我看來,除非嫌犯有特别重大價值,救同志才是更合理的,也合乎人性的選擇。

3關于鐘警官被污蔑性騷擾,本來的故事可以是:鐘警官是清白的,但遭到惡人的污蔑,一方面由于制度對警官的嚴格要求,另一方面為了平息輿論,鐘警管可能在證據不充分的情況下應莫須有的罪名受到處分。這本應是一個制度無法保護好人的故事,在這種情況下正義如何伸張?是否要冒着錯殺好人的風險執行程序正義?這些本來都是值得影片讨論的問題。 然而影片呢?到頭來還是壞人良心發現,好人沉冤得雪那一套?

表象與真相:

整部劇是一步步逼近真相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主要是是表象與真相的沖突。在這部分,摩天大樓還是有潛力,有亮點的/。影片在表象與真相之間,有對人性的表現,這是一個亮點。 但實際下來有很大的問題,

一是情節漏洞,比如說死不報警,比如姐弟因害怕顔永原而不聯系。這些不合理的情節,讓觀衆隻能被牽着鼻子走,劇組幾乎擁有無限解釋權。

二是整部劇主線就是一場命案,觀衆卻沒有得到案發現場的有效信息。正常的辦案視角是否應該先從現場的痕迹入手?警方有沒有懷疑通風管可能成為兇手的進入通道?有沒有去查顔永原留下的大量dna?有沒有去調查鐘美寶死前的通話信息?有這些現場信息,後面衆人的故事就無法編下去。

三 整部片的人物形象還是非常單薄,一方面歸功于演技,台詞的拙劣。另一方面對于人物内心的轉變幾乎沒有表現。鐘美寶本是個天真純潔的咖啡店員,是怎麼變成犯罪人的?他弟弟膽小怯懦,怎麼又偏偏在舞台上捅了顔永原一刀?影片把這些人物的内心戲都交給觀衆腦補,沒有帶來新的思考或是很深的感觸。

總之,作為觀衆,看了前面許多章節的故事,就等着劇組結尾把故事串起來。沒想到,到頭來卻得在漏洞裡找情節,還要夾帶正義毒雞湯。老實說,這部劇,我看得非常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