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聚焦和描繪一對不知道自己渴望什麼、隻知道他們渴望彼此的男女。但這段愛爾蘭愛戀又絕非隻有純粹的浪漫,這也是一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毒的關系:他們相遇,接吻,與對方相伴,但因自身的問題(issues)不得不分手,分開,接着再相遇,再相伴......在倫尼•阿伯拉罕森(《房間》)與希提•麥克唐納(她執導的《美好事物》和《邊隧謎案》同樣值得一看)精巧的執導下,薩利•魯尼細碎且細膩的愛情故事被合理地影像化,譜成一首甜蜜又心碎的愛爾蘭戀曲,但劇集的節奏被12集單集30分鐘的安排所拖累,好在如今一口氣binge完這部不過六個小時的“電影”。在劇集的某些時刻會給人一種《随性所欲》般溫暖的假象,直到兩人收拾完東西,正如同觀至結尾的觀衆打算整理心緒,從影視劇的世界轉向現實世界時,字幕滾動,一種最深層次的孤獨和心碎襲來。這種孤獨和心碎與《倫敦生活》第二季中的情緒類似,是私人的、難以傾訴的,更是難以排解的。沒有人能向任何一個人說清楚自己的某一段情感關系,正如同沒有人能向任何一個人敞開心胸聊自己的issues。《正常人》更可貴的是,它用一個大衆更能感同身受的故事講出了《後翼棄兵》試圖闡明的一個母題:當我們周圍的所有人看起來都恰巧能融入進這個社會的某一位置時,處于他們之間的我們到底是異類,還是正常人?而當這個母題再度細化時,便是《正常人》對所有觀衆抛出的疑問:你相信因為你的不安感你将孤獨終老沒有人會愛你你也配不上任何一個人,抑或你隻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正常人?
《正常人》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勞拉·尼爾從米開朗基羅那裡偷師,因為她沒有足夠的創造力想出自己的東西,所以成功地以奄奄一息的方式結束這部劇。這個結局除了滿足勞拉·尼爾的超級自負心之外,沒有其他目的。她犧牲了一個擁有獨特人物的獨特故事,而讓人們會在幾天内都一直談論她 ...
《亢奮》第二季分集細節/彩蛋梳理,有缺漏的地方歡迎評論補充~(多圖警告)第一集1. 集名。此前第一季大多數片名來源于歌曲。而第二季的片名目前來說還沒有發現有這種規律(目前前三集的集名已經揭曉)。第二季第一集片名是「Trying 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