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自己隻是滄海一粟,卻還在玩命掙紮

三年時間過的時候如坐針氈,一旦過完又清晰地記得剛去武漢時的光景,38個小時的硬座和整個夏季的希望,那時候還是一個充滿詩意的理想主義者

像海明威說的,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打敗,我也以為我永遠不會向生活低頭。但種種席卷而來的挫敗感卻總是能輕易将我淹沒,沒有出口,隻是窒息

王小波在他《黃金時代》裡寫到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能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二十一歲的時候我也以為什麼也錘不了我,可現實總像是一記巴掌把你拍醒,告訴你,夢該醒了,歡迎來到現實世界

以前的我就真的是對未來充滿希冀的嗎。還是隻是記憶造成的錯覺?要知道,記憶也是不真實的

年輕的時候的确無知無畏,敢頂嘴敢反抗敢說不!現在隻會妥協,變成了大機器下的奴隸

社會充斥着愚昧,利益.......,不跟着走,會被視為是你沒經曆你不懂。有時候真想反問為什麼經曆過了的你,明知是這樣卻還是要這樣做,還是要讓後來的人前赴後繼

是非本就沒有絕對标準,某些東西總是很難的,你很難去想明白,也無法以你自己的标準去定義别人

于是又想起《荒野生存》這部電影,想起主人公克裡斯

28年已過去,克裡斯留給人們的依舊是不斷的争議,在此隻想借用一句,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我心中的樂與苦,在你看不到的角落,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克裡斯是個極緻的理想主義者

他厭惡父母脆弱不堪的感情、虛僞的謊言,厭惡那個荒誕乏味、物欲橫流、割裂他原始生命悸動的世界

終于,這一天到來了,他大學畢業了,他終于可以執行策劃已久的計劃

燒掉身份證銀行卡,把錢捐贈給慈善機構,扔掉手機等通信設備,隻身一人遠離城市,前往阿拉斯加

...

消滅虛僞的存在,勝利實現靈魂革命的終極一役,不再受俗世文明的毒蝕,遁世而逸,獨自行走在路上,隐沒在荒野中

他冒險踏上一條殘酷孤獨的道路,卻在他鐘愛的書籍中找到同路知己

不可否認,無疆行走總讓人振奮,它意味着忘記過去,擺脫壓力,逃離法律與繁瑣義務,絕對的自由

...

在到達阿拉斯遇見神奇巴士之前,他已經流浪了兩年多,期間遇到過許許多多的人,他們都試圖留下他

有些人覺得他們不值得愛,他們悄然走開遁入虛無,試圖消除過往的罅隙

開着房車的夫婦,因與兒子之間的誤解,而對克裡斯格外親切,情犢初開的美少女對他的無盡愛意,失去親人的獨家老人希望收養他

...

...

...

但是都被克裡斯一一拒絕

一路的溫暖也沒能阻止克裡斯前往阿拉斯加追尋自我的決心,他渴望獨處,渴望感受自然的神秘力量,渴望找到内心的平靜,遠離世俗的喧嚣

他并沒有想要永遠的消失,他不沖動,相反他十分理性,不帶通信設備也隻是為了完完全全的回歸自然,遠離人類文明

初次發現巴士時的歡喜,在阿拉斯加的荒野裡,他内心一直都是富足而快樂的

...

...

...

...

克裡斯原本就沒有打算在巴士上久待,那天,他興沖沖的收拾行李準備繼續新的冒險,

隻是沒料到的是,來時的路因冰雪消融,已經成了一條無法度過的巨大河流,頓時,他傻眼了

...

如果不是過度饑餓,如果不是兩種植物長的太相像,如果那天走的時候他能繼續沿着河流下遊走幾公裡,他年輕的生命也不會永遠停留在阿拉斯加

但是沒有如果,隻有結果

他沒有後悔自己的選擇,他也想活下去,但也隻能這樣了,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他不曾後悔

生命的最後,他翻開他最愛的書,在書中寫下:隻有分享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

...

...

...

留給世人的不再是亞曆山大.超級流浪漢,而是自己的真名克裡斯多夫.強森.麥坎德勒斯

用盡氣力躺進母親親手縫制的睡袋中,在生命彌留之際,腦海閃現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萬般不舍

克裡斯最終明白了親情、愛情、友情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對他是是重要的

每年去阿拉斯加冒險的人很多,更多是沖着克裡斯的事迹,走近142号神奇巴士,隻為目睹他曾見過的風景,感受他曾感受過的生命

...

...

...

再回過頭來看這裡,知道真相後的老人該是多麼難受,這個人再也回不來了

...

...

導演西恩·潘為拍攝這部電影,苦等十年,最終征得克裡斯父母的同意,才讓今天的我們更好的了解到克裡斯的事迹

推薦看《荒野生存》這本書,介紹的更全面

...

克裡斯多夫.強森.麥坎德勒斯

文章首發于公衆号:電影甲殼蟲

版權歸作者所有

關注公衆号:電影甲殼蟲  後台回複荒野生存獲取觀看鍊接  

2020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