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HEPING \ 文:OUNZ

...

電影海報。

我們踏上了根西島(Guernsey Island)聖彼得港(St. Peter Port)的碼頭。

我們很奇怪為什麼會來到這麼遙遠的一個海島上。我們想象,會有一條長長的石階,從海邊一直把我們引到堤岸上那棟電影中的老郵局裡。

一部小說和同名電影《根西島文學和土豆皮餡餅俱樂部》(The Guernsey Literary and Potato Peel Pie Society),讓根西島這個遠離不列颠大陸的英國皇家屬地重回公衆視野。

這是一種奇異的感覺。三個鐘頭前,我們還在英吉利海峽對岸法國布列塔尼海邊的古老小鎮聖馬洛。現在,快船Condor Ferrys一下子就跨過那道海峽,把我們投進了根西島的電影場景之中。

...

聖彼得港是根西島古老的港口小鎮。

...

聖彼得港。

...

...

退潮後海邊有通向碼頭的石階。

...

到處都是電影裡美麗的英國女作家朱麗葉的影子。

聖彼得港,到處都是電影裡美麗的英國女作家朱麗葉的影子。

旅遊問訊處在一棟古老的建築裡面,櫃台上方懸挂的電影海報,是她美麗的倩影。大廳展台面上,擺着與電影有關的紀念品上,也是她的照片。從世界各地來的人們,在尋找電影中出現過的老郵局和郵箱。人們甚至還記電影中朱麗葉上島後和農夫道西偶遇的那個維修中的旅館,期待也有一片從天而降的瓦片,在自己前面的地面上砸碎。所有的姻緣都來自某次意外。

電影《根西島文學與土豆皮餡餅俱樂部》是根據美國女作家安妮·巴羅斯和瑪麗·謝弗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的,背景就在這個根西島上。故事由兩條愛情主線交織而成,一條是二戰期間英國姑娘伊麗莎白和德國青年軍醫克裡斯琴,另一條是二戰之後,倫敦女作家朱麗葉和根西島農夫道西的動人的愛情故事。整個故事,由一條文學、閱讀和寫作的絲線串聯。

我和妻子像着了魔的電影迷,把問訊處的工作人員當成是電影中老郵局的  埃本先生。我問,我們為這本書和電影而來,能告訴我所有出現在這本書和電影裡的地點在哪裡嗎?我顯然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問訊者,那位優雅的先生轉身,給我拿來一份折成三折的精緻地圖,說,你問的所有地方,都在這上面。


我找到一個角落,在一個放着鮮花的木箱子旁坐下,箱子上寫着“Guernsey”字樣。我打開地圖,上面有18個地點與電影和小說有關,分布在聖彼得港和島上的各個地方。

根西島比我們想象的要大,面積有24平方英裡,聖彼得港隻是這個島的一個小鎮。說是英國屬地,但這裡遠離不列颠大陸,反倒是離法國很近,在英吉利海峽靠南的位置上,和澤西島等幾個小島,合稱為海峽群島(The Channel Islands)。當地人多為諾曼底人後裔,說英語和法語。

走出那棟老房子。忽然發現,島上遇見的所有旅行者臉上的微笑中,仿佛都有一個不言而喻的暗号:我們為小說和電影而來,為伊麗莎白和朱麗葉而來。

...

根西島是英國的海外屬地,英國皇家郵筒都是紅色的,但根西島卻用藍色,為了表示它和英國的區别。

有些地點在離小鎮較遠的地方。我們在環島行駛的91路和92路車總站等車,身邊一位來自英國約克郡的女士主動和我們攀談,她似乎很驚訝,來自中國的我們(島上幾乎沒有亞洲面孔的旅行者)居然也知道這部關于英國,關于這個小島的小說和電影,而他們,周圍幾個英國大陸上來的人,也是為這部電影而來。

有一會兒,我們像偵探一樣,搜尋有關這部電影的所有蛛絲馬迹。我在渡輪上的一本旅遊雜志上找到了“土豆皮餡餅俱樂部”在島上所在的小村子,“加來巷,波米爾斯農場”;男主角道西的農場,在島上的“聖馬丁教區”;而女作家朱麗葉上島後在小鎮上經常走動那條大街,叫波利特(Le Pollet)街。

...

波特利大街和主街相連,是小鎮的商業區。

...

小鎮的商業街。

我們就住在波利特街上,從這裡走出幾步,可以見到港口。朱麗葉當年第一次見到聖彼得港,有過這樣的記憶,“郵船歪歪斜斜地駛入港口,我眼見着聖彼得港從海面上升起,首先冒出頂來的是一座教堂,就像蛋糕頂上一個裝飾物。”她寫道,“聖彼得港無疑是世界上最美的港口之一”。

...

作家寫道,“聖彼得港無疑是世界上最美的港口之一”。

女作家上島時預訂的皇冠旅館,現在還立在碼頭對面的馬路邊,隻是現在粉刷一新,像剛剛打扮過的新娘,很難認出當年模樣。聖彼得港也不再是當年的那個模樣,港灣裡泊滿了晃眼的白色遊艇和小樹林一般豎起的桅杆。

...

右邊的房子,是小說中的皇冠旅館。

...

港灣内拍滿了遊艇。

我們住處對門,是一排熱鬧的商店,鮮花從櫥窗前的木台上向外招展。波利特街向南和主街相連,倒是和作家描述的當年景象接近。窄窄的街道,鋪路的方石磨出了歲月的光芒,“主街和波利特(Le Pollet)大街上的商店櫥窗都一塵不染,新的貨品已經上架,擺得滿滿當當。”

...

“主街和波利特(Le Pollet)大街上的商店櫥窗都一塵不染“。商店使用英鎊和根西島鎊(與英鎊同值)。

...

花店門外擺着當天采來的鮮花。

聖彼得港是個依山而建的小鎮。我們沿上坡小街上到高處的肯迪花園(Candie Garden),這裡有博物館和畫廊,一個安靜花園環繞。花園裡立着法國作家雨果的雕像(19世紀中他從巴黎流放島上)。平台上可以看到港口上的輪船和海面上的城堡。但當年,在德軍占領時期,作家寫道,“一隊邁着鵝步的德國士兵轉入我們所在的街道,全身上下都閃閃發光,個個面無表情,雙眼直直地盯着前方。”

另一個早上,我們沿着小鎮14世紀建成的古老街道号角街(Cornet)行走,拜訪曾經住在這個島上最著名的島民(雖然他和這本小說和電影一點關系也沒有),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街上26号有間1760年就存在的維多利亞小店,賣根西島出産的糖果。店裡有一個傳統的根西島中産人家的客廳,可以看到百年前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女主人伊莉莎白告訴我們,再往前走,這條街的38号,就是當年雨果流放到此地,1860年買下的故居Hauteville House。《悲慘世界》等三部小說,就是在這裡完成的。

...

在高處的肯迪花園,可以看到遠處的海灣。

...

号角街Cornet Street從1360年就存在了。

...

号角街當年的老照片。

...

維多利亞小店的伊莉莎白。

...

...

小店内有一個維多利亞時期的客廳,可以看到根西島當年中産人家的生活方式。

...

Cornet Street 38号,是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故居。《悲慘世界》就是在這裡完成的。

...

從号角街可以看到小鎮的另一個側面。

...

港口外的Cornet城堡,二戰時也為德軍所占。

電影中的主角,英國姑娘伊莉莎白和德國青年軍醫克裡斯琴·海爾曼上尉在片子中出現不多,他們之間的愛情,卻是電影中的一條隐性的主線。

海峽群島是二戰時唯一被德軍占領的英國屬土,在根西島環島行時,海岸上當年德軍留下的地堡、塔樓,地下軍事工程,随處可見。作家寫道,“每個海灣都有醒目的軍事設施。沙灘上修建反坦克牆,還建了上百個地堡、炮台,以及綿延數英裡的地下隧道。”

...

在巴士上環島一圈,大約需要一個多小時。

...

島上沿海岸到處都可以看到二戰時德軍留下的堡壘。

我們乘巴士到島中間後,在夏日的豔陽下徒步行走。島上有許多小村子,周圍非常安靜,路邊的草地上開着野花,牧場樹籬後的牛在靜靜地吃草,田野上散發着青草的香味。

終于在村子裡的一棟農舍裡,我們找到了根西島人精心保留和展示的德國占領博物館(German Occupation Museum)和在樹林掩映下的德軍地下醫院(German Military Underground Hospital)。地下醫院一直未能完工,地下隧道裡盡頭幽幽的燈光,透着陰森森的寒氣。

...

德軍占領博物館内的德國街,重現德軍占領時期的街頭景象。

...

德軍地下醫院。

...

德軍留下的地下醫院,現在是個博物館。

...

德軍還來不及使用這個地下醫院,海島就被盟軍解放了。

我們找到書中提到過的索馬裡茲莊園(Sausmarez Manor),這是根西島上最有名望的宅邸之一,二戰時曾被德軍征用,作為軍官的官邸。現在莊園是個小博物館,和周圍的園林對外開放,還提供“土豆皮餡餅”的菜單。每周六,島上的農夫在這裡的園林中出售自己生産的農産品。

...

Sausmarez Manor,島上家族所有的豪華大宅,二戰時都被德軍占用。

...

終于找到離莊園不遠的小巷子“加來巷”,雜志上說,那裡的“波米爾斯農場”,就是“土豆皮餡餅俱樂部”的所在地。“土豆皮餡餅俱樂部”讀書會成員約翰·布克爾、埃本和阿米莉亞等在困苦的環境之中,從文學閱讀中獲得戰勝磨難的生活智慧的故事讓人記憶猶新。但此刻,周圍隻是靜靜的原野、牧場和别緻的現代别墅,那個想象中的農場,了無痕迹。

...

根西島上有大片農田和牧場。

...

...

電影中道西的農場據說在聖馬丁教區。

在根西島随時都會遇到尋找電影蹤迹的有心人。在一個小村子裡,一位背着背包的男士正在屋前和一位老太太聊天,周圍很安靜,再沒有其他人。午後的斜陽,勾勒出他們側影。我聽到他們正在談論那部電影,談論那個讀書會。我和妻子放慢了腳步,和他們打招呼。也許就在目光相接的那一瞬間,我們對上了“暗号”。這位戴着草帽,有着美好嗓音的男士也是從英國本土過來,他手舞足蹈,告訴我們他也在尋找電影中的場景。

...

到處都可以遇到尋找小說和電影蹤迹的行者。

...

...

與小說和電影中有關的18個地點,分布在島上不同的地方,有興趣的人可以逐個去尋找。

...

我忽然想起,其實貫穿全書的,還有一本英國散文作家查爾斯·蘭姆的《伊利亞随筆選》,道西就是因為這本書才和朱麗葉開始通信的,他們的愛情故事從這裡開始,道西也是因為這本書和德國軍醫克裡斯琴成為知音的。

幾天後,我們離開波利特街往機場去,預約的年輕女司機是根西島人,知道我們來根西島的理由是因為那部小說和電影後也笑了。她說,很多人來根西島,都和你們一樣,不過那部電影其實不是在根西島拍的,電影中朱麗葉和道西的愛情故事也是虛構的,但根西島人認為,電影中反映的二戰中的人和事,以及那段根西島人永遠也不會忘記的曆史,卻是真實的。她說她今天很忙,送我們到機場後,她還要趕去為一個婚禮服務。

明知道小說和電影都是虛構的,為什麼讀者和觀衆千裡迢迢而來,仍然不依不饒地在根西島的現實場景中尋找它們曾經存在的蹤迹?難道他們(我們)真的期待,從這裡的一情一景之中,找到像查爾斯·蘭姆《伊利亞随筆選》(譯序)上說的,尋找那些“從微小的縫隙中曲曲折折地透露出來”的“人性的光芒”?

現在我手上拿着查爾斯·蘭姆的《伊利亞随筆選》,我仍然在想,為什麼根西島的農夫道西,會因為這本書,一部文學作品,給倫敦的女作家朱麗葉寫信,文學和讀者,讀者和讀者之間,真的是心有靈犀?

“這本書的種子是偶然播下的”,但它總有一天會發芽、開花、結果,這部小說的作家瑪麗說。這就是文學魔力。

...

從飛機上看根西島。

...

根西島現在成了觀光的熱點,旅行者首先來自英國和美國(美國作家寫的英國故事),然後是世界各地。當地的推廣詞說,”來根西島,寫出你自己的故事...“。

...

根西島常讓我們想起維多利亞小店伊莉莎白的微笑。

(2019.7.26, Guang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