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這個時候,困在家裡看《想見你》,現在在重聽影視原聲帶,并翻出來了許多當時追到上頭時寫的微博,說的真不錯。

????以下是摘錄其中的一條。

《想見你》發言bot:

中午官微發了一小段視頻預告,全是陳韻如視角。 片尾的一小段内心獨白有輕輕震到我,丢掉過去的陳韻如,重新面對自己生活的她不停的想:

[如果我是黃雨萱,現在的我該看向哪裡,是前面,還是李子維的臉。如果我是黃雨萱,停下來後,我該講些什麼。 如果我是黃雨萱,我的臉上該帶着什麼表情。]

《想見你》的編劇之一說:陳韻如的很多東西是我從自己身上挖出來的。甚至微博簡介就是“編劇界陳韻如”。這一小段視頻為我提供了實感和依據。

雖然我不曾有要模仿什麼人,或者試圖以什麼人的面貌去生活的經驗。但内向精分的本人,比較明白這種類似的異樣感。和他人相處時,經常會有強烈的[對象感],特别是在交流的初期或者不是很熟識的人,在意識中很鮮明的将對方視為[我之外的一個個體],而難以自如的沉浸其中,獲得圓融流淌的感覺。如果是對方主動發起溝通,那[我該說什麼,我該提供一個怎樣的反應,現在的我會不會讓對方感到尴尬]之類的程序開始自動運轉,第三視角開始審視。

大家都在呼籲“陳韻如你一定要做自己啊”,我看到她對李子維說“我就是黃雨萱”時也感到氣憤。但另一個事實是,黃雨萱确實更會被大家喜歡。把自己變作黃雨萱替代品的她,也是在嘗試自己的人生會不會因此更幸福。 我想知道,當她發現去做黃雨萱,真的更受歡迎更被愛之後,開心的暈眩感背後,有沒有更失落,失落于“原來曾經不被喜歡,真的是因為我是我”。

教人怎麼變開朗的語句總是豐富的,鼓勵人開朗的态度總是正義的。我好像還沒看到過有教誰内向些。世界是屬于開朗者的。少數派有少數派的代價。

“世界是屬于開朗者的”這句話是我網上沖浪時偶然看到過的,我當時想,哈哈世界也是屬于内向者的。在為此失去的同時,我真的也有收獲很多。

2020.2.9

...

陳韻如日記截圖

重溫陳韻如日記一則:

“我必須走的很遠很遠

讓大樓看起來和路人一樣小

讓不好看的樹

和好看的一樣小

讓不快樂的人

看起來和快樂的人一樣快樂

讓我在你眼裡 像一顆星星”

沒記錯的話,這首詩是當時我自己截圖放大,一個字一個字辨認出來的。

曾經想過,對于喜歡的人,我希望他喜歡的女生是和我相近的,還是性格相差很大的人呢。

哪種情況會讓我比較不痛呢。

如果是相近的,那難免會受困于:為什麼不能是我?一定是你沒有很好的看到我,不然你該懂,我是很好的。

如果是相差很大的,那我便會知道,無論如何不會是我,注定不會是我。可這種“注定”,讓人更釋然還是更痛呢?

曾經我很抵觸“你喜歡的不是ta,不是一個特定的人,而隻是喜歡一個人的感覺”“你喜歡的是喜歡對方時候的你自己…”

類似的說法真的好多好多。

我可能不懂,但我認可和理解的喜歡就該是對對方的投注,不是世另我,不是一場自戀,不是獨舞的感覺。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