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相信大家沒少被一部電影刷屏。
上映四天就斬獲8億多票房的國産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這是一部充滿邪典畫風的動畫,它打破了諸多記錄。
也将毫無懸念的拿下國産動畫曆史票房冠軍,而且幾乎收獲一緻的好評。
上一次引發如此轟動的還是四年前那部《大聖歸來》。

很多人又把《魔童降世》稱為國産動畫的希望,是否如此?我們就來聊聊這部電影。
首先是角色的設定。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我國電影近幾年都熱衷于将傳統的神話形象“妖魔化”。
如周星馳的《西遊》系列和《悟空傳》等。

本次的哪吒形象也是如此,幾乎就是一副小惡魔的樣子。
他經常一臉壞笑,有時還有點喪,無精打采是他的常态。

都說小哪吒醜萌醜萌的,他确實颠覆了傳統的“小英雄”形象。

三幅海報上的引言:
生而為魔 那又如何;
不信 所謂的命中注定;
打破 一切是非定義;
都可以看出電影反傳統的基調,這樣倒是很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口味。

有像嗎?
這其實與導演餃子的經曆不無關系。他曾是名醫生,後來“棄醫從文”自學動畫制作。
他5、6年一部的出品速度,過程中必定遭遇外界不少的偏見和鄙夷。
這個“打破成見”的角色,顯然就是其自身的映射。
角色成功與否見仁見智,但至少是有态度的。

相對小哪吒,哪吒的母親殷夫人的塑造是本片的靈魂部分。
她是氛圍營造,劇情推動,情感波折的開關。
承包了影片大多數的淚點部分,這與TVB版《封神榜》裡殷十娘的塑造有“同曲同工”之妙。

關于影片的畫面。
相信大家坐在影院裡的110分鐘是養眼、愉悅的。
影片畫風細膩,中國山水畫勾勒出來的美達到一流的水準。

而且燈光美術的把控非常有度。
影片的陰暗場景比較多,但暗部的處理非常清晰。
不會說為了節省成本而模糊帶過,讓人看都看不清。

亮部場景也不會拉的過亮,整體處于一個和諧的範圍。
加上顔色搭配的舒适,讓眼睛看起來不會太累。

太乙真人帶哪吒進入「山河社稷圖」時,一連串近乎炫技的鏡頭運用,确實很酷。
頻繁變化的場景、多角度的鏡頭、角色高速的出入翻轉,都不會給視覺造成負擔,反倒很驚豔。

打鬥特效方面非常炫目,不是簡單的開大招,而是層次感豐富的節奏遞進。
鏡頭的切換都很舒服,容易産生代入感、熱血感。
這部分至少能給9分。

然後就是劇情部分。
故事結構是不是很熟悉——主角被當成怪物嫌棄,産生心理障礙讨厭人們,卻又極度渴望認同和接受。
叙事節奏沒什麼大問題,但後期的沖突設置顯得過多、過于刻意。
而且幾乎一直在打,導緻後面觀衆的燃度有點上不去。

影片對背景環境的描寫也顯不足。
錢塘江村民對于哪吒的反應,孩童們對于哪吒的看法,都略顯浮誇。
(比如村民怎麼突然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
導演不想讨論一些中國人固有價值觀上的事,而是持續追求“反叛”。
整片看完,倒是更接近那種美式爽片的感覺。

最重要的是:
居然删去了哪吒“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的情節,這點不解?
而哪吒本身是一個反權威、反父權的悲劇形象,結果搖身變成了與李靖的父子情深,很奇怪。
改編可以理解,但把原故事的精神内核剔除就不好了。

《魔童降世》是不是國産動畫的新希望?我很難說是。
我國動畫的整體格局,依舊是以低幼向作品為主。
如果作為低幼向作品,不夠淺顯易懂和富有教育意義。
(旁邊小孩一直在問哪吒為什麼這麼壞,讓我很頭疼......)
作為成人向作品的話,雖然賺了不少眼淚,但故事還是單薄。
如何在兩者間找到平衡,确實很考驗導演功夫。
(如《瘋狂動物城》就幾乎做到完美)

總之,《魔童降世》肯定是部優秀的作品,感謝主創團隊。
光線影業是業界良心,它幾乎承包近幾年優秀的動畫出品。
它旗下的彩條屋影業,絕對是中國(成人向)動畫電影未來的領路人。

《魔童降世》後,還陸續有神話系列的《姜子牙》、《鳳凰》上映。
我們有理由期待它們取得好成績,但沒必要動不動就把“複興”、“希望”往它們身上套。

在市場的調整下,我們會有無限多的機會。
放個平常心,好好打磨作品,别急。

影片打分
導演:8
劇情:7
畫面:10
演員:8
音效:8
總分:8.2
也可以來我的公衆号【人生電影公司】找我呦!(〃'▽'〃)